何丽敏深情书写乡村法官的“枫桥答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09:08 1

摘要:作为大水井法庭庭长,何丽敏将党的群众路线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带领团队成功打造了“党建引领、山水融合”的特色党建品牌。她常说:“要让法治的种子在山里生根,必须先让党旗飘扬在群众心里。”

“有纠纷,找淑娅法官。”“遇到法律困惑,去找淑娅法官。”

“淑娅”在布依语中是“姑娘”的意思,是当地群众对罗平县人民法院大水井法庭庭长何丽敏的亲切称呼。

何丽敏法官。

何丽敏出生于1989年8月,近三年来,何丽敏共办理案件769件,所办案件质效指标均优于合理区间值。

作为大水井法庭庭长,何丽敏将党的群众路线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带领团队成功打造了“党建引领、山水融合”的特色党建品牌。她常说:“要让法治的种子在山里生根,必须先让党旗飘扬在群众心里。”

在布依族聚居村寨,何丽敏发现村民习惯通过院坝会解决日常纠纷,便联合当地村党支部创办了“院坝法治夜校”,绘制了“党建+民族村情”地图,将党的政策与民族习俗相融合。夜幕降临,她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法律条文改变为生动的山歌、谚语。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如同点点星火,照亮了村民的法治之路。截至目前,“院坝法治夜校”已经举办了40余场普法活动,覆盖近万人(次),在民间播下了法治的种子。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何丽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基层办案的精神坐标。何丽敏主动作为,坚持多方联动,推动法庭与乡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签订《法律服务助力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协作机制》,实现婚姻家事案件“风险预警—联动处置—跟踪回访”闭环管理。她率先探索“婚姻家事纠纷十步工作法”,从“情感修复”到“回访帮扶”,辖区75.36%的婚姻案件实现调撤。在彩礼纠纷中倡导“婚姻不是买卖”,她通过释法说理与情感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化解多起彩礼返还纠纷,累计促成40余万元彩礼返还,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说起何丽敏,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是满脸笑意。罗平法院副院长谢瑶说:“她待人热情,工作上办法多、能力强。她善于思考、不畏艰难,勇于接受挑战,能够紧跟新时代新要求,把法庭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巡回法庭走进田间地头。

何丽敏的巡回审判包里总装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群众的诉求:“六棚村李婶的林地纠纷待跟进。”“坡脚小学法治课需增加防性侵内容。”……背上行囊,扛起国徽,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大水井巡回法庭早早地走进了田间地头,走进了农家小院。村口榕树下,码头小渔船,挂国徽、拉横幅,一张小饭桌、几把便携凳,法官或半蹲或席地而坐,就是法庭“面对面”说法释理、“背靠背”协调劝解纠纷的“战场”。

对调解情有独钟的何丽敏总是说:“法律条文虽冰冷,司法者却需怀揣赤子之心,于细微处见担当,在调解中显温度。”

2024年春节前夕,一起4700元水泥款纠纷案件因原告“失联”而陷入僵局。何丽敏三赴山村,辗转联系原告的租户、邻居,最终在腊月二十八找到在外打工的原告。她抓住被告返乡窗口期,组织双方调解至深夜,最终促成原告主动让步、被告当场付款。这场“双向奔赴”的调解,让双方感叹道,“何庭长追的不是案子,是咱老百姓过年的安心!” 当年,她办理的这起“找不到原告的调解”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政治部联合开展的“凡人小事”典型案例,并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报《人民法院报》刊发。

曲靖市人大代表李梅评价道:“小何庭长为人和蔼,做事雷厉风行。她对工作节奏的把握非常精准,每一个环节都非常严格。”

面对赞誉,何丽敏总是谦虚地说:“我们都是凡人,我认为不管在任何岗位,只要用心付出,都可以把平凡的事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小渔船上的巡回法庭。

何丽敏深知,基层治理既要坚守法治初心,更需回应时代之变。面对少女小芳的辍学困境,她翻山越岭送达“家庭教育指导督促令”,以苗绣“蝴蝶破茧”的图腾意象喻法明理,引导家长让孩子重返校园,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深度融合。不久,她倡导辖区学校女教师组建“石榴花护未”志愿服务队,旨在通过培养一个普法人带动一群知法人,实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全覆盖。

何丽敏将家风建设融入司法实践,实现法与情的双向“交融”。何丽敏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过去的4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罗平“十佳政法干警”、曲靖2023年度“曲靖好人”、曲靖“最美家庭”等荣誉。

当夕阳为多依河披上金纱,这位“淑娅”法官又背起巡回审判包走向大山深处。她的身影与漫山石榴花重叠,绘就了一幅“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壮美画卷。

区鸿雁 孟瑶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