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SiC超充赛道,华为、中建、安世博等加速布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9:00 1

摘要: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今年一季度碳化硅在超充领域的应用情况。近期,我们发现又有多家企业集中发布应用碳化硅技术的新产品,与此同时,不少超充站建设也开始采用碳化硅,这意味着: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今年一季度碳化硅在超充领域的应用情况。近期,我们发现又有多家企业集中发布应用碳化硅技术的新产品,与此同时,不少超充站建设也开始采用碳化硅,这意味着:

采用碳化硅的企业持续增加:华为数字能源、中建科工、宇视科技等大型企业积极采用碳化硅技术。超快充需求促使企业采用碳化硅技术:面对兆瓦级等超快充需求,诸多企业相继研发并推出高效率的碳化硅产品。行业对碳化硅技术的认同度不断提升:碳化硅的技术优势获得行业广泛认可,也体现出行业正朝着高性能、更节能的方向不断迈进。

图:英飞源、行家说三代半

值得注意的是,据英飞源测算,以配置5台480kW充电桩的公共运营充电站点为例,如果都采用SiC电源模块,充电效率可提高1.5%-2%,预计三年可累计节省电费约21.2万元。

华为数字能源:

兆瓦超充方案采用SiC技术

4月22日,华为数字能源正式发布兆瓦级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透露该方案搭载自主研发的SiC芯片,能量密度是传统硅基器件的3倍。

据“行家说三代半”此前报道,华为数字能源的兆瓦超充方案最大充电电流为2400安,最大功率达1.44兆瓦,每分钟可以补能约20度电,15分钟内即可补能350度电,补能效率提升近4倍。

据悉,华为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已达成战略合作,首批将部署5000辆适配兆瓦超充的电动重卡,并积极推动瓦级充电协议制定。

同时,华为还与深向、广汽领程、北汽重卡、东风商用车等宣布打造超充联盟 2.0,并与伙伴车企在 2025 年规划研发 30 ~ 50 款车型,满足市场各方面需求。

中建科工:

600KW充电桩采用SiC

4月21日,中国建筑集团在官微透露,他们旗下中建科工自主研发了7千瓦到720千瓦全系列充美充电桩产品、重卡模块化智能换电站等新能源充电桩及换电站产品。

其中,600千瓦超级充电桩应用行业领先的碳化硅液冷散热和群管群控核心技术,形成600千瓦超快融合的超级充电解决方案,实现72小时满功率持续输出满足大功率和快速充电需求,适用于高盐、高湿、高热、严寒等极端气候场景。

此外,600千瓦超高功率充电相比常规充电桩,响应速度提升95%,枪线重量降低50%,功率密度提升25%,充电效率高达96.34%,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中建科工宣布他们建设的武汉中央商务区光储充放检一体化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其占地约2500平方米,共设有65个充电车位,单日服务能力可达千辆次,配备的600kW液冷超充桩应用了行业领先的碳化硅技术。

深圳科华:

40kW SiC电源模块获奖

5月10日,据深圳科华官微透露,他们的40kW高效碳化硅模块成功获得欧洲智慧能源展会大奖的“E-Mobility”奖项,成为唯一一家获得该类奖项的中国桩企。

据悉,该产品搭载碳化硅技术,充电效率最高可达97%以上;采用车规级智造工艺、60+项安全防护技术、-40~75℃超宽工作温度设计,无惧恶劣环境挑战;同时以150-1000V超宽电压输出,兼容适配更多车型;自研独特智能算法,三级降噪模式下<55dB,减少扰民投诉。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高可靠充换电产品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国网、南网、国电投、比亚迪、理想、上汽、北汽、吉利等单位。

永联科技:

40kW电源模块采用全SiC设计

5月12日,据永联科技官微透露,他们携全场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解决方案产品参加了欧洲慕尼黑展。

重点产品包括一款40kW@1500V隔离单向DC/DC充电模块,该产品采用全碳化硅设计与自研拓扑结构,大幅降低能耗,支持-40℃至+75℃宽温域稳定运行,具备51.4W/in³高功率密度,节省桩内空间,减少充电桩的占地面积,适配光伏发电、储能系统、MW级矿卡及轨道交通等超高压场景。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和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际市场上,充电模块、充电桩、储能等产品已销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宇视科技:

AI视频充电桩采用SiC

5月12日,宇视科技在官微透露,他们在西安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AI视频充电桩系列新品,并采用了碳化硅技术。

据悉,新品涵盖7kW交流桩、120kW及以上直流一体机、兆瓦级超充堆,将在今年陆续上市,其中AI充电桩通过采用碳化硅技术,峰值效率高达97%,充电更高效节能;而AI视频分体充电堆已达兆瓦级超充功率,支持风冷/液冷终端灵活扩容,终端单枪最大电流可定制600A/800A/1000A,未来超充站建设将不再受功率限制。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AIoT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栈式能力提供商公司,以“ABCI”(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IoT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引领者,在新能源领域,其充停一体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多省市成功落地。

安易行:

兆瓦超充桩采用SiC技术

4月24日,安易行在官微透露,他们在上海车展发布了极焕系列兆瓦闪充产品。

该产品搭配碳化硅模块,峰值效率高达97%,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电损高效节能。液冷超级终端单枪电流可达1000A,真正实现单枪1MW功率闪充,双枪同充功率更是高达1.2MW。充电五分钟,续航里程400公里,分钟级补能堪比加油体验。

安易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充换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集充换电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通过打造车-站-电-云”充换电生态链,满足新能源车在多样化场景下的补能需求。

安世博:

50KW电源模块采用SiC

5月9日,安世博在官微透露,他们于Power2Drive Europe 2025上正式发布了50kW风冷高效模块。

该产品采用全碳化硅设计以及全软开关技术,800伏电压满载效率达97.3%,峰值效率达97.6%,同时功率密度可达50W/inch³,使得它在尺寸等同于40kW模块的同时,具备更强大的输出功率。

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ce Power)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上海,在苏州设有生产基地,提供集设计、测试、验证、制造、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超充领域,安世博的高效模块已应用于公共超充场站、光储充放场站、高效换电站等多元充换电场景。

蜂芒新能源:

SiC电源模块效率达97.5%

4月30日,蜂芒新能源在官微宣布,他们针对充电电压平台从50V-1000V向1500V+跨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功率充电模块。

该产品采用第三代半导体SiC MOSFET技术,在功率密度提升30%的同时,将转换效率推高至97.5%,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减40%,完美适配兆瓦级充电系统对小型化、高效能的严苛要求。

永泰数能:

600kW超充桩采用SiC

2月20日,据中国储能网报道,永泰数能参与建设的山东泰安高铁站光储充换一体化示范站项目成功投运。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率先应用了永泰数能最新研发的600kW液冷超充终端,支持碳化硅模块,电能转换效率更高,年节省近20000度电;该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达600kW,最快可实现“一秒一公里”的高效充电。

此外,随着泰安高铁站光储充换示范站的投运,永泰数能正式启动“全国性高铁枢纽超充网络建设计划”,继山东泰安站后,宁夏等西北核心高铁枢纽的光储超充项目也将相继交付投运。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来源:宽禁带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