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期全球名校“Z世代”领袖连线活动举办。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Paul Murphy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我们正处于信息革命的又一重大转折点,新技术驱动的系统性
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期全球名校“Z世代”领袖连线活动举办。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Paul Murphy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我们正处于信息革命的又一重大转折点,新技术驱动的系统性变革正在重塑社会结构与产业生态,而Z世代正站在引领变革的前沿。
发言全文如下:
全球商业趋势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今天我们谈论的“趋势”并非仅指最新潮、最酷炫的技术产品,而是回溯那些真正改变世界的“颠覆性创新”历程。其实,“技术颠覆”并不是新鲜词,从公元前5000年啤酒的酿造,到面包的普及促进了早期贸易,人类历史中的许多发明都曾深刻改变社会运行方式。而我认为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创新拐点”出现在1450年印刷术的诞生,它极大提升了信息的记录与传播效率,催生了随后的知识与技术爆炸。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如当年印刷术出现那样,是又一个变革性拐点——信息的生成、存储和共享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演进。尤其对你们“Z世代”而言,这一浪潮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无限机遇。
回顾过去几十年,创新扩散的速度显著加快:广播用了38年才覆盖5000万人,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仅用了4年,而“精灵宝可梦Go”只用了19天,这说明新技术从萌芽到广泛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更系统地了解这种趋势,我回顾了麦肯锡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关于12项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颠覆性科技的报告,其中很多技术已从概念走向应用。
首先是3D打印。我们通常认为3D打印是制作小型塑料部件、玩具、配件之类的东西,但它其实已开始应用于医疗假肢、建筑(3D打印混凝土)等其他领域。在蒙纳士大学,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喷气发动机。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3D打印更多元的应用拓展。
传统制造业的机械臂已经常见,如今更先进的是仿人机器人,例如梅赛德斯已在德国工厂部署了名为“阿波罗”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移动零部件、视觉质量检测并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决策能力,比如决定何时需要进行某项操作。
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在美国、德国和中国等地,自动驾驶汽车已进入商业试运行,未来或将重构整个交通运输和城市设计。
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风能和太阳能正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日益受到重视,核能也迎来技术突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正在法国进行,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和美国等共同合作。中国也有自己的项目——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未来20年,核聚变技术可能会取得重大突破,一旦实现,将有望解决全球的电力和能源问题。与此同时,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在不断发展,在安全性、废物处理和运行效率方面都有显著提升,避免了像日本福岛事故那样的高压容器破裂风险。
新型钠电池正在兴起,还有低毒、低易燃性、更环保的锂电池改进版本。更值得关注的是“氧化还原流动电池”,通过两个储液罐泵送液体电解质发电,具备可循环、无毒、不可燃等优点,适合家庭、商业等固定场景,缺点是体积大,不适用于交通运输。还有一种是抽水蓄能。澳大利亚斯诺伊水电公司正在建设抽水蓄能项目,通过高低水库之间的水流发电,当可再生能源充足时将水抽回高位水库储能。这种系统可为电网提供稳定的基础电力,容量可达2.2吉瓦。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之一在中国,高达3.6吉瓦。
先进材料如碳纤维广泛用于自行车等产品。石墨烯则比碳纤维更轻更强,由单层碳原子组成,具备极佳的导电性和柔性,甚至可以转换各种波长的光为电流,未来可能在太阳能电池、海水淡化等领域应用。但目前成本仍然高昂,短期内难以普及。
数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信息总量为0.16泽字节,而到2013年已增至3.6泽字节。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惊人的200泽字节,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想象一下,从书籍、照片、视频到传感器数据、社交媒体内容,我们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成和共享信息,而这一切的基础正是数字化。
但更深层次的变革来自于“数字转型”。数字转型不仅仅是将内容数字化,而是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对整个组织及其资产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推动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变革,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社会结构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数字转型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社交媒体。平台如LinkedIn,表面上是社交工具,实际上已经深度嵌入了商业活动中。技术的“社交性”与应用的“商业性”正在融合。而Zoom等平台则同时服务于社交与商务。Z世代所处的时代,正在见证并引领这些界限的消解。
与此同时,新技术正构筑着数字转型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是其中一个重要例子。虽然比特币是当前最知名的区块链应用,但它只是冰山一角。比特币或许尚未找到广泛的商业用途,但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无疑拥有巨大的潜力。此外还有物联网、大数据、隐私保护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都是数字转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的商业逻辑也在形成。一个重要趋势是“零边际成本”模式,即新增用户几乎不再带来额外成本。以软件为例,无论有100个用户还是1000万用户,核心产品本身无需变动,尽管可能需要更大的服务器空间或更多的客服资源。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增长的逻辑正发生根本变化。
过去15年来,很多研究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些趋势。而Z世代将成为真正的实践者。你们身处数字飞跃的起点,是这场深刻变革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未来的变化速度将呈指数级增长,而你们正站在“火箭发射”的倒计时阶段。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