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新风口:千万级补贴撬动市场,解码消费趋势下三大方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9:15 1

摘要:2024年以来,家电国补以旧换新政策出炉,极大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消费。在国家补贴的大力支持和“银发族”消费升级趋势下,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显现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服务模式。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作者 | AgeClub徐龙捷

前言

适老化改造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火热。

2024年以来,家电国补以旧换新政策出炉,极大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消费。在国家补贴的大力支持和“银发族”消费升级趋势下,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显现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服务模式。

自 2024 年 10 月,北京丰台区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累计为 4523 户老年人家庭发放适老化改造消费补贴 1628 万余元,带动个人消费约 1097 万元。

供需两旺,适老化改造正在成为企业争相进入的新赛道。凭借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与产品力,适老化改造将成为家居家电、科技类企业抓住银发经济的新窗口。

2025 年,海尔的智能药盒、小米的适老化空调、松下的报警马桶盖等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制造的智能家电新品不断涌现。除了具体产品,也有企业瞄准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如海尔推出“三翼鸟智慧康养”,创维电视推出“1+4+N”智慧养老解决方案,苏宁易购推出适老化服务品牌“苏宁私享家”。

图源:中国日报网

本文 AgeClub 将聚焦适老化改造的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趋势,深入剖析这一赛道的商业机遇。

PART 01

老龄浪潮,适老化改造供需错位

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 年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3.1 亿,占总人口的 22%,据估算,十年后这一数字将超过 4 亿,占比超过三成,我国也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尽管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但对于家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大多数家庭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主动管理的意愿较低。

大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多是长期生活居住的老屋,这些房屋多修建于上世纪,不仅建设之初就缺乏基础的适老化设计,在多年使用后房屋质量也开始出现问题,诸多地方需要维修更新,与老年人的生活进行再适配。

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在 2014 年时开始在市场中显现,然而彼时行业处于起步期,零星发展是行业常态,同时相关企业对于适老化改造的认识不够深,标准缺失、需求错位、定价过高等问题,阻碍了适老化改造需求的释放。

在市场端,适老化改造长期面临以下痛点:

一是产品力。老年家庭的可选择产品并不多,简单的防撞条、扶手、防滑地板等很难契合每个老年人家庭的现状,多数改造无法满足老人的实际需要。

二是性价比。供应水平上不去,价格居高不下,仍是阻碍适老化改造推广的重要原因。

三是体验感。单一孤立的适老化产品,很难完美匹配老人的生活习惯,融入老人家庭的生活系统,老人缺乏适老化改造后的整体体验感,导致缺乏改造动力。

2020 年,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提出明确意见。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银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等 9 部委于2020 年 7 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根据当时机构的预测,未来我国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至少为3万亿元。

政策端明确指出,要引导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而整个行业的供需错位问题,需要市场端的发展和突破来解决。

PART 02

政策东风,国家补贴迎来新机遇

2024年,在国家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市场扩大升级的背景下,适老化改造行业迎来了新机遇。

诸多省市自治区将国家补贴推广至适老化改造领域,发布相关的改造补贴政策。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多方面功能,为居住在省内的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补贴。

截至2024年底,上海通过“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模式,累计为超3万户老年人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绝大多数老人享受了政府补贴。改造内容包括卫生间“浴改淋”、防滑地面、扶手安装等,覆盖七大生活场景(如厨房、卧室、客厅等),并形成400余种产品库供个性化选择。

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智慧康养专业教研室主任李晶在接受焦点访谈采访时表示,“政府补一点,老年人自己掏一点,这种方式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另外一方面,在政府提供的产品清单中,老年人可以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要换哪些新的东西,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下,“价格”不再是老年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的主要阻碍,发放补贴带来的消费需求释放极为明显。

自2024年10 月以来,北京丰台区累计为 4523 户老年人家庭发放适老化改造消费补贴 1628 万余元,带动个人消费约 1097 万元;2024 年,山东省全省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资金近 5000 万元,实施改造或购买适老化产品的老年人家庭达到 2 万余户。即便是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这样的小县城,2024年通过发放适老化补贴 63.42 万元,也促进了 125.55 万的相关消费。

图源:庆元发布公众号

补贴刺激之下,老年人对适老化改造的价格敏感度显著下降,对于智能设备的接受度明显提高。

2024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平台感应夜灯、坐式淋浴器、适老浴缸、老人报警器等适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5 倍。掌静脉智能锁、智能浴霸、智能花洒、智能吸顶灯等智能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100%。

基于区域经济水平和补贴政策的差异,“银发族”的适老化消费偏好呈现出梯度特征。

在经济水平相对不高或补贴较低的地区,老年人偏好的适老化改造消费往往聚焦在安全性与便利性上,防滑地砖、折叠洗澡椅、智能马桶、助起沙发、紧急呼叫装置等;而经济发达省份或补贴较高的地区,往往更关注家居的智能化与老人的健康管理,跌倒检测仪、物联网报警装置、智能门锁、烟气监测器、门磁报警器等监测类、提示类的智能家居设备增长显著,睡眠监测仪、智能手环、家用血压计等健康监测用品需求增长明显。

图源:国际在线

现阶段,适老化改造的政策风口仍是“进行时”。2025 年,更多省市及自治区在上一年基础上,继续更新或推出新的补贴实施细则。

图源:AgeClub整理

同时,各省市也在简化补贴流程。浙江、山东推行“线上申请+扫码核验”,材料审核时间缩短,补贴资金先到先得。广州市则是在实名认证领取补贴后可直接在线上电商平台或线下云闪付上使用,最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补贴的难度,激发适老化改造的消费活力。

PART 03

消费升级,适老化改造三大趋势

趁着政策东风,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庭开始进行适老化改造。科技类、家居家电类企业争相进入这一赛道,面向“银发族”研发适老化产品,推出家庭解决方案。

据AgeClub分析,在银发一族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适老化改造赛道呈现出三大趋势:

1. 从“局部改造”到“全屋智能”

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是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此,过往的适老化改造基本集中在“防跌防撞”类型的局部改造,而非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如今,伴随着智能产品的不断迭代,智慧家庭式的居家养老形态开始出现。新一代中老年人群也开始享受信息化、智能化的便利,对全屋智能方案的接受度明显提高。

面向未来的行业解决方案,需要注重老年人居家环境的整体化、全方位改造。以上海为例,2025年3月,677活立方在上海发布住宅适老化2.0,助力国内城市住宅适老化改造从“基础安全”向“品质生活”升级,从传统居家养老向智慧养老迈进。

从全屋电的扩容到水系统(上下水)的重新设计排布,再到嵌入和集成了全屋智能报警系统、全屋智能开关系统,构建一整套完整的智慧养老模块。在房屋内,煤气、自来水总阀智能开关、全屋漏水警报开关、自来水忘关自动化系统、回家/离家全设备智能开关系统被集成一处,室内多处设置红外、微波等传感器,增强老年人居家体验的安全感。

创维数字也在 2025 年发布“1+4+N”智慧养老方案,通过安装创维安防摄像头,可精准识别跌倒、检测烟火隐患、智能分析风险行为,并联动家属或急救机构推送警报,实现“多端联动-紧急响应”闭环,同时能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获得敏锐捕捉、自我思考、精准决断的能力,掌控老年人的居家情况。

2. 从“单一标准”到“一户一策”

跌倒确实是老年人在家中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但适老化改造方案需要考虑到老人家庭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在“防跌防撞”的单一改造标准下,老年人的其他真实需求可能被忽视,也容易激起老人的抵触情绪。

家庭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的“防滑”“装扶手”,而是需要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一户一策,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解决老人的诉求。

改造方案不仅要评估房屋,更需要评估老人的身体状态,如老人能否独立起身、起身状态如何、行走是否需要辅助、视力和听力情况、还需要考虑到房屋空间布局、老人的生活模式与活动范围等等。适老化改造首要是适应老人,而非让老人去建立一种新习惯。

在长青的家装改造类节目《梦想改造家》中,针对老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委托数不胜数。每户老年人家庭都有自己的需求,有老年人自己对于晚年生活的想法。随着新一代老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需要给出单一标准之上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比如“一个适合养老又不像养老的房子,让它在委托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下有更多的可调性”。

3. 从“被动防护”到“主动管理”

过去,面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更多集中在“被动防护”上,如何不摔倒、防滑、防撞,而基于智慧家庭式的行业趋势,适老化改造逐渐向“主动管理”靠拢。

智慧家庭在适老化改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24 年,厦门打造“近邻+养老”服务模式,利用无感监测手段打造“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据介绍,邻安康以 3 个智能设备分别安装在床头、客厅和厕所顶部,以毫米波雷达技术能够自动感应,无需人工干预,可以 24 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还能进行家庭环境安全监控。当老人发生心率异常、意外跌倒等突发状况时,装在家里的智能感应设备只需 5 秒到 10 秒就能触发警报,值守中心立即自动通过优先级别排序,分派任务,多渠道通知家属、助老员、网格员等,必要时同步呼叫 120 急救车,15 分钟内抵达救援。

图源:厦门日报

今年4月,天与养老也发布了全新的“无为算法系统”,搭载其多款居家养老智能产品。该算法的突出优势在于:以轻量级AI模型为核心,自我调节算法参数,动态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输出个性化的决策结果,致力于实现“无感”的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银发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刺激居家适老化的相关产业加速迭代。居家适老化改造的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和主动,智能化、体系化的构建能够为老年人搭建起更为舒适的养老空间。

科技正在不断拓宽老年人的生活边界,重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体验。而将目光放得更长远,随着消费级机器人技术的日渐成熟,未来的居家养老改造方案将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来源:AgeClu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