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SIC2025全国陆冲公开赛在四川成都开赛,为陆冲的热度再添一把火。陆地冲浪运动简称“陆冲”,是一种在陆地上模拟海上冲浪的滑板运动。滑手通过摇摆身体来改变重心前进,可以获得滑雪和冲浪的双重快感。近年来,陆冲因其简单易学、自由表达的特性,正逐渐成为广受年轻
日前,SIC2025全国陆冲公开赛在四川成都开赛,为陆冲的热度再添一把火。陆地冲浪运动简称“陆冲”,是一种在陆地上模拟海上冲浪的滑板运动。滑手通过摇摆身体来改变重心前进,可以获得滑雪和冲浪的双重快感。近年来,陆冲因其简单易学、自由表达的特性,正逐渐成为广受年轻群体欢迎的潮流运动方式。
“最近一段时间来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人明显变多了。” 来自南京的陆冲俱乐部主理人张先生向记者介绍,“5月以来,我们新开了周中晚间场,这周三的场次大概有20个人报名,周末还会更多。”
陆冲运动消费同样火热。记者注意到,淘宝某热门款式的陆冲板5月13日单日卖出近100件,该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内店内仅单款热门款式就有超过两万人加购,一万人购买。”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京东平台陆冲板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200%,成交额增长超100%。
同时,由于门槛低、无场景限制,陆冲运动受众较广。有数据显示,35岁以上的陆冲运动者远多于普通滑板,且女性玩家较多。小红书平台上,陆冲相关笔记数量超过27万篇。此外,红星新闻、上观新闻等多家媒体曾报道,越来越多“爷爷辈儿”的消费者也加入了陆冲队伍中。
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陆冲市场加速细分趋势,如何满足特定运动群体需求或成一众品牌当下要研究的首要课题,在专业性与大众化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关键。
“我们观察到国内陆冲运动中,追逐时尚的年轻女性玩家是主力客群。” 迪卡侬滑板运动品牌总监戴艺雯对记者说,据观察,国内女性滑手更多选择在日落时分练习滑行,设计师以此为灵感,结合国内审美特点,为身高在1.7米以下的用户、女性及青少年用户设计了“日落沙滩”陆冲板,其较小的板身设计更利于滑手做动作练习,非常适合刷街代步。
“面对不同等级运动群体,选择合适的组件是保证运动安全和用户体验的关键点。”戴艺雯指出,“对于入门群体来说,稳定性和滑行感很重要。比如轮子硬度主要决定减震性能,在陆冲上应用比较软的轮子会带来更好的舒适性和通过性。对于高阶用户,我们设计了一款专为滑行和练习冲浪技巧的陆冲长板,能实现更灵活的动态急转弯,带来更加类似冲浪的感受。”
对于运动人群的变化,美国陆冲品牌Carver也深有同感。“随着奥运会的推广、滑板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等利好因素,曾经的小众运动如陆冲、滑板、滑雪等逐渐从亚文化圈层走向主流视野。这些运动的参与人群不再局限于专业爱好者,而是扩展至白领、女性以及家庭用户。”Carver品牌中国区销售负责人贾旭东告诉记者,“我们与美国陆冲女子社团携手研发了‘闺蜜系列’产品,在板面上设计了醒目的花朵图案。同时,Carver设计了多款特点显著的板型,推出型号不同的彩色支架、轮子及周边配件,并提供多款支架、陆冲板型及脚窝设计,确保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的滑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此外,记者注意到,从海南三亚吉阳区举办陆冲竞技挑战赛,到河南长垣举办陆冲友谊赛,陆冲运动正在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城市中的滑板公园、广场空地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板类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场地选择。俱乐部与线下社团这些兼具娱乐与竞技属性组织的火热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陆冲等板类运动。” 贾旭东分析。
也有观点认为,类似冲浪的丝滑体验感及“易出片”的特性让陆冲运动迅速在社交平台走红,这种传播效应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陆冲运动的知名度在二三线城市不断提高。而在二三线城市扩展陆冲市场的核心逻辑在于“降低体验门槛+强化社交属性”,即通过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本土化营销和灵活渠道布局,加速陆冲运动普及。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受访者指出,基于消费群体及需求分析,未来,在产品端将提供更加细分的产品线,满足入门到专业运动水平的选品,并通过运动员联名及艺术设计满足消费者时尚需求;在营销端,将联合行业高水准运动员及赛事,在多个城市定期举办品牌活动,持续关注消费者需求,推广陆冲文化。
文|记者 刘元
来源: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