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四氯除草剂除用在哪些作物上和哪些杂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9:28 1

摘要:二甲四氯是一种苯氧羧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自1945年问世以来,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全球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我国登记使用的首款激素类除草剂,二甲四氯在作物保护和杂草防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全面介绍二甲四氯的适用作物范围、防除对象、使用

二甲四氯是一种苯氧羧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自1945年问世以来,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全球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我国登记使用的首款激素类除草剂,二甲四氯在作物保护和杂草防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全面介绍二甲四氯的适用作物范围、防除对象、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参考。

一、适用作物范围
1. 主要适用作物
(1)禾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是二甲四氯最常应用的三大作物。在小麦田,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在水稻田,对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有显著效果;玉米生长早期也可安全使用。
(2)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高羊茅等牧场作物,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而不伤害牧草本身。
(3)甘蔗田:特别适用于防除甘蔗田中的阔叶杂草,对甘蔗生长无不良影响。

2. 特殊使用场景
(1)非耕地除草:道路两旁、工业场地等非耕作区域,可使用较高浓度的二甲四氯进行灭生性除草。
(2)草坪维护:某些特定品种的草坪可使用低浓度二甲四氯进行选择性除草。


二、主要防除对象
1. 阔叶杂草
(1)常见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藜(灰菜)、苋菜(反枝苋)、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繁缕、田旋花等。
(2)敏感杂草:尤其对马齿苋、鸭跖草、蓼类杂草(如酸模叶蓼)等具有特效。

2. 莎草科杂草
(1)水田莎草:如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是水稻田主要防除对象。
(2)旱地莎草:香附子等旱地莎草对二甲四氯也表现出较高敏感性。

3. 其他顽固杂草
(1)空心莲子草(水花生):通过适当提高剂量可有效控制。
(2)葎草(拉拉藤):在作物生长早期使用效果显著。


三、使用技术要点
1. 使用时期
(1)禾谷类作物:小麦在分蘖末期至拔节前使用最为安全;水稻在分蘖盛期使用;玉米在3-5叶期使用。
(2)非耕地:杂草生长旺盛期(株高10-15厘米)施药效果最佳。

2. 使用剂量
(1)常规用量: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00-150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
(2)调整原则:根据杂草种类、密度和生育期适当增减,对多年生杂草可适当提高剂量。

3. 使用方法
(1)茎叶处理:是最常用的施药方式,要求杂草叶面干燥、无露水时进行。
(2)土壤处理:某些特定条件下可采用土壤封闭处理,但效果不如茎叶处理显著。

四、注意事项
1. 敏感作物保护
(1)绝对禁忌作物:棉花、大豆、油菜、瓜类、果树等双子叶作物对二甲四氯极其敏感,施药时需严格防止药液飘移。
(2)轮作限制:施药后短期内不宜种植敏感作物,一般需要间隔3个月以上。

2. 环境因素影响
(1)温度影响:低于10℃时药效降低,高于28℃可能增加药害风险,最佳施药温度为15-25℃。
(2)湿度要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要补喷,空气湿度过低会影响药效。

3. 混配技术
(1)增效混配:与草甘膦混用可扩大杀草谱;与苯磺隆混用可提高对某些抗性杂草的防效。
(2)禁忌混配: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也不宜与有机磷类农药混用。


五、抗性管理
1. 抗性现状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播娘蒿、荠菜等杂草已对二甲四氯产生抗药性,防效下降明显。

2. 应对措施
(1)轮换用药:与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如双氟磺草胺等交替使用。
(2)混配使用:合理搭配其他除草剂,延缓抗性发展。
(3)综合防治:结合农艺措施,如深翻、轮作等减少杂草基数。

六、安全使用规范
1. 个人防护
施药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器械清洗
施药后彻底清洗喷雾器,避免残留药液对其他作物造成药害。

3. 环境保护
远离水源施药,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使用,空包装应妥善处理。

七、发展趋势
1. 剂型改进
新型二甲四氯胆碱盐等改进剂型正在推广,具有更低的挥发性和更好的作物安全性。

2. 精准施药技术
结合无人机施药等现代技术,提高施药精准度,减少药害风险。

3. 抗性治理技术
开发基于二甲四氯的多元复配制剂,应对日益严重的杂草抗性问题。

总结:二甲四氯作为一种经典除草剂,在禾谷类作物杂草防除中仍具有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地使用该药剂,既能有效控制杂草危害,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对作物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遵循使用说明,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杂草管理。

来源:小钱娱乐星工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