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邱县“红薯小镇”位于邱城镇后段寨村。作为土生土长的邱县邱城镇后段寨村人,马建波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在邱县农牧部门的助力与专家的引荐下,成功从国外引进了一种适合当地沙质土壤的特殊红薯品种。与传统的红薯相比,新品种在外观、甜度、糯度、香度等方面都要高出好几倍,
眼下,又到了红薯种植季节。这些天,邱县“红薯小镇”的村民们忙碌起来,在红薯育苗大棚内裁剪红薯秧苗,一天到晚不停地向周边村民提供薯苗服务。
在邱县蜂蜜红薯种植加工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生产冰冻烤薯。(资料片) 邱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邱县“红薯小镇”位于邱城镇后段寨村。作为土生土长的邱县邱城镇后段寨村人,马建波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在邱县农牧部门的助力与专家的引荐下,成功从国外引进了一种适合当地沙质土壤的特殊红薯品种。与传统的红薯相比,新品种在外观、甜度、糯度、香度等方面都要高出好几倍,一经上市便获得市场青睐,价格更是比普通红薯高出十倍,瞬间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
小小的红薯产业不仅带动了村民致富,更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段寨村华丽转身为“红薯小镇”,洁白的墙体上绘满了红薯的生动图文,红薯博物馆、红薯烤房等主题小院错落有致,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薯香,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感受红薯文化的独特魅力。马建波成为全省红薯产业带头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从2012年在段寨村试种几十亩开始,到如今全县5个乡镇的20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植甘薯5万亩,小红薯产业不仅让1万专业种植户户均增收3万元,而且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全县红薯产业收益4亿元。
作为全省红薯产业的带头人,马建波深知要想长久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他积极对接科研机构,引进新的甘薯品种,聘请行业领军人才为首席专家,建立了红薯等级评定标准,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成500平方米高标准脱毒组培中心,建设了10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完成茎尖脱毒技术、工厂化脱毒薯苗生产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如今,邱县红薯产业形成了一套集新品种培育、种苗脱毒繁育、种植、储存、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红薯订单回收合同,免费向种植户传授先进的红薯种植、储存新技术,实现了红薯的全年不间断周期供应。邱城镇依托红薯产业优势,充分挖掘红薯文化,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红薯小镇”文化符号,开启“旅游+美食”“旅游+体验”全新模式。
近年,在邱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马建波在红薯产业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先后注册了“平丘山”“瑶小薯”“薯往金来”商标,注册了“邱县红薯”地理标志商标,通过“绿色食品”认定,创立了“邱县蜂蜜红薯”河北省区域公用品牌。他还积极参加第十六届中国(长沙)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举办“邱县蜂蜜红薯杯”薯王争霸赛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全国叫响了“蜂蜜红薯、蒸煮烤样样好”,让“邱县蜂蜜红薯”走向全国市场。
“红薯小镇”线上销售规模也渐成气候,邱县红薯电商运营中心涵盖销售接待、直播大厅和售后服务等业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销售范围覆盖全国20个省600个县(市、区),每天可以销售2000单,每日纯利润万余元,提升了“邱县蜂蜜红薯”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今年“五一”假期,邯郸道上的邱县特色食品一条街——蜂蜜红薯店铺内的直播镜头前,马建波热情洋溢地向全国游客推介蜂蜜红薯:“咱家的红薯皮薄光滑,口感细腻,水润香甜得像蜂蜜!”线下,店铺里人头攒动,销售量大幅提升;线上,直播订单也纷至沓来,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
小小的红薯有了无限的可能,它正在邱县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万永强 刘艳艳 张倩倩
来源: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