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文明实践”为治理线索,“好市连连传”项目便应运而生,旨在湖塘镇45个社区、55万居民间进行好“市”传递。
一场集市接力,
如何重塑社区生活?
从去年12月开始,
连续9场集市在湖塘镇多点开花,
惠及数万名居民,
掀起一场社区文明实践的新浪潮。
中央厨房
集市套餐送到“家门口”
以“文明实践”为治理线索,“好市连连传”项目便应运而生,旨在湖塘镇45个社区、55万居民间进行好“市”传递。
“我们通过探索‘公益+市场+基金’的文明集市模式,把文明大餐‘灶台’前移,就搭在群众家门口,还能保证每个月至少办一场。”湖塘镇党委委员陈黎云介绍。
武进人民商场作为市场运营主体,成立“易家人志愿服务中心”,定向招募名特优老字号商户、非遗手作摊位及公益服务摊位,并登记入册规范管理,组建“中央厨房”。通过商业摊位租赁收益反哺公益服务,形成“市场运作反哺公益”的良性循环,既为居民提供质优价美的商品,又为文明实践注入可持续动力,实现了商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同时,成立“易家人”文明实践专项基金,首笔注入10万元,确保资金流向“透明可溯”,为项目长期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口味定制
因时因地炒好“定制菜”
“世界读书日,看到这里有很多读书活动。虽然我们住在花园社区,还是特意赶来了。”妈妈陈楠表示,之前在花园社区站的集市买了很多年货,还拿到了一份书法老师写的对联,两场集市参加下来,体验很不一样。
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
根据不同社区的特色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置集市内容
让文明集市更加多元
比如,北庙桥社区站紧扣全民阅读月主题,开展书香社区建设活动,推出阅读盲盒挑战、阅读故事分享等多个互动活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直接开到武进新天地社区,带来兼具常州特色和各地民俗特色的表演,同步发布2025年武进区首批文艺精品惠民菜单,给居民带来一整年的精彩。
集市辐射范围广,线上线下结合,涵盖理论宣讲直播、需求调查反馈;室内外联动,既有戏曲下乡、公益讲座,也有洁净家园等志愿服务……
今年,“好市连连传”已成功举办9场集市,2025年全年预计举办17场, 涵盖节气、传统节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国际志愿者日等多个主题。
全民参与
三级联动拉好“合伙人”
湖塘镇通过三级联动队伍建设,以“志愿者”走访入户,拉“合伙人”资源置换,实现全域沉浸、全民参与、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全新格局。
在“好市连连传”首站南都社区,“社区合伙人”阳湖救援队队员刘刚正在给大家介绍AED急救知识。聚湖社区引入江苏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海粟小学等合伙人资源,开设“聚能课堂”,为青少年提供科普实验、手工制作等趣味课程;武进区卫健局的中医义诊天团作为文明集市的“常客”,还带来养生茶套餐,备受居民青睐,场场爆满……
同时
一场空间革命
正在将文明新风浸润到
城市的“毛细血管”
武进人民商场三楼的社区食堂与花园社区站集市同步揭牌,成为全市首个入驻商业体的助餐项目,还设老人助餐区、社会餐饮区及陕西安康爱心助餐点;
湖塘镇文化站每月举办湖塘非遗开放体验日,着眼当地非遗转化和发展;
“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武进万达广场吸纳小哥加入外卖义哥“常安联盟”志愿者队伍,形成“全民皆是文明使者”的格局;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