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5米限高栏酿惨剧!货车被削顶司机受伤,交通局回应引争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20:02 1

摘要:5月11日深夜,安徽亳州谯城区五马镇的国道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辆载货卡车撞上桥头新装的2.5米限高架,驾驶室顶部被硬生生削去三分之一,金属框架扭曲成V字形。这场惊心动魄的事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

阅读之前,麻烦用你发财的小手点点爱心。创作不易,感谢大家支持!每日更新更多优质内容。

5月11日深夜,安徽亳州谯城区五马镇的国道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辆载货卡车撞上桥头新装的2.5米限高架,驾驶室顶部被硬生生削去三分之一,金属框架扭曲成V字形。这场惊心动魄的事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

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肇事的蓝色货车前轮已经冲过限高架,车头顶部完全嵌入横梁下方。被撕裂的车顶铁皮垂挂下来,现场散落着玻璃碎片和车辆零件。更令人担忧的是,就在同一路段,另一辆厢式货车也被卡在限高架下。有司机反映:“晚上根本看不清桥头的标识,导航也没提示这里有新限高。”

这场事故牵扯出的管理乱象让人大跌眼镜。谯城区交警三大队值班民警最初回应称:“限高架是交通局安装的,我们只负责事故处理。”

而交通局值班电话多次拨打均未能接通,直到市交通局公路科出面承认,这个限高架是他们联合交警设置的。官方解释称,这座被列为“四类危桥”的北高架桥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必须禁止重载货车通行。

但细心的网友很快发现了问题: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省道桥梁净高不得低于5米,而这座桥的限高仅有2.5米。更关键的是,本该提前设置的绕行提示牌,被安装在距离桥头30米的位置,夜间辨识度明显不足。跑长途货运的司机们集体吐槽:“突然多出来的限高架,连导航系统都没更新数据。”

这场事故暴露的管理漏洞远不止于此。根据《亳州晚报》5月8日刊载的公告,危桥改造工程本该及时推进,但因审批流程拖延至今。临时设置的限高架既没有配套预警装置,也未在主要路口设置分流引导。更让人无奈的是,绕行路线需要多走30公里,对于按趟计费的货车司机来说,相当于每趟损失数百元收入。

事故发生后,亳州市交通局终于有了新动作。他们在限高架前立起“前方危桥”的警示牌,并承诺增设反光标识与夜间爆闪灯。但被撞毁的限高架依然保持原样,桥头警戒线在风中飘摇。现场可见工作人员正在加装临时照明设备,危桥维修方案已进入设计阶段。

这场看似偶然的事故,实则揭开了基层交通管理的深层困境。安徽省已有6处类似限高栏被责令整改,交通运输部工作组也抵达亳州展开调研。有网友翻出此前报道,发现多地存在用限高杆替代实质维护的现象。货车司机群体表示愿意配合安全措施,但要求管理部门提供更清晰的绕行指引。

如今,受伤司机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家属正在咨询法律维权途径。谯城区交通局官网的“政民互动”栏目里,新增37条关于危桥改造的投诉信息。这场由2.5米铁架引发的风波,正在推动改变——亳州市已启动危桥数据库建设。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的不仅是安全警钟,更是民生考卷。当公共安全与百姓生计产生冲突时,如何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正如网友在事故通报下的评论所述:“懒政的遮羞布。”

对于这场事故,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也提醒身边跑运输的朋友注意路况变化。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别让这样的“隐形路障”再威胁我们的出行安全!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

来源:英雄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