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查显示,目前山东统货花生米收购价为7800~7900元/吨,周环比下调50元/吨,同比下调1250元/吨;河南白沙米收购价8100~8400元/吨,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调650元/吨;主销区广东市场河南产白沙米8700~8800元/吨,周环比变化不大,同比
本报特约分析师徐春晖
五一过后,国内花生市场再次陷入胶着状态。
短期来看,花生市场供需博弈仍将继续,价格或持续震荡调整。
调查显示,目前山东统货花生米收购价为7800~7900元/吨,周环比下调50元/吨,同比下调1250元/吨;河南白沙米收购价8100~8400元/吨,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调650元/吨;主销区广东市场河南产白沙米8700~8800元/吨,周环比变化不大,同比下调1200元/吨;广西市场河南产白沙米8600~8800元/吨,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调1100元/吨。
近期,部分油厂花生米到货量略减,普遍控制到货质量,成交价格稳中略降。目前,山东青岛嘉里油厂油料米基本无到货;山东兴泉油厂停机,暂停到货;山东费县中粮油厂合同报价7350元/吨,山东金胜油厂成交价7500~7800元/吨,周环比均下调50元/吨,以质论价;山东莱阳鲁花油厂花生米成交价在7800元/吨左右,湖北襄阳鲁花油厂成交价7600~7800元/吨,河南开封龙大油厂成交价7400~7700元/吨,山东玉皇油厂小线米合同报价7750元/吨,周环比变化均不大。
当前,国内花生市场多空交织。
主要利好因素:一是油厂好油料米适当收购,增强了供应方的挺价信心,中间商挺价意愿偏强,而部分货源已陆续进入冷库存放,整体上货量不大;二是部分产区由于农忙,农户上货暂不集中,而东北产区农户则普遍惜售,加上受主力油厂收购稳健支撑,进而提振商品花生米成交回暖;三是进口花生米到港量有限,虽然3月底塞内加尔逐步放宽了花生出口禁令,但当前进口花生米成本在8100~8200元/吨之间,后期进口花生米到港量仍存在一定变数。
主要利空因素:一是作为当前油料花生米消耗的绝对主力,油厂收购以满足压榨需求为主,但近期油厂整体收购量不大,且成交价格重心有逐渐下移可能,而且各油厂对质量控制极为严格,后期油厂停机停收的现象或进一步增加;二是五一过后,花生市场进入传统季节性淡季,各购销主体心态仍偏向谨慎;三是受需求环境偏差的影响,内贸市场销量依然疲软,食品厂采购力度明显减弱,各大批发市场交易相当乏力,市场整体交易量难以放大,需求难有亮眼表现;四是当前产区余货量仍较充足,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存储条件偏差的农户及商家存在清库需求,部分产区农户出货心理有所升温;五是近期两大主产区山东、河南均喜迎“及时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新季花生播种进度陆续推进;六是受种植收益预期推动,今年花生仍有望实现面积扩增。
综合分析,目前国内花生市场价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短期内市场消费难有明显好转,出现反季节走强的概率不高;在整体需求偏弱的背景下,市场价格仍将延续区间震荡调整走势,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
后期重点关注油厂收购价格或策略调整、农户出货尤其是东北库存去化速度、进口花生到港情况、新作播种节奏,以及河南干旱的缓解程度和东北地区的土壤墒情变化。建议各方谨慎看待当前市场行情,建议按需采购为主。
来源:粮油市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