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新同志主政的颍泉区是阜阳市中心城区之一,自1996年撤地设市后成立,现为阜阳市政府驻地,承担政务、文化及商贸核心职能。
时新同志个人简历
时新,男,汉族,1973年8月生,安徽阜阳人,中共党员,在职大学学历。
现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委副书记、区长。
履职背景与区域概况
时新同志主政的颍泉区是阜阳市中心城区之一,自1996年撤地设市后成立,现为阜阳市政府驻地,承担政务、文化及商贸核心职能。
该区地处颍河与泉河交汇处,以“两河夹一城”的生态格局闻名,京九铁路、济广高速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形成皖北重要交通枢纽。
颍泉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春秋名相管仲故里,又是北宋文豪欧阳修终老之地,现存会老堂、古城墙遗址等古迹,2023年成功入选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举措
1. 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
时新同志立足颍泉“水绿交织”的生态优势,统筹推进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颍州西湖遗址保护及泉河风景带建设,打造“城水共生”的宜居环境。
结合明清古泉群“七十二连窑”遗址、伍明沟新石器文化遗址等历史资源,推动阜阳生态园、金满地生态农庄与非遗工坊联动,发展研学体验、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激活城郊文旅消费潜力。
2. 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在时新同志主导下,颍泉区构建“南菜北药”现代农业格局,闻集草莓、行流菊花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食品加工园形成烘焙、肉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商贸领域,阜阳临沂商城、国际服装城辐射皖豫鲁三省,皖北快递产业园、铁路物流港强化区域物流枢纽地位。
同时,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引进青电智能制造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探索农业科技园“智慧大棚+电商直播”模式,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3. 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
时新同志注重挖掘颍泉“千年州府”文脉,支持插花庙会、火叉火伞等省级非遗项目活态传承,推广阜阳剪纸、葫芦烙画等民间工艺。
民生领域,推进阜阳四中、循环经济园区学校建设,完善“15分钟阅读圈”覆盖城乡。
城市建设上,实施老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保留青砖灰瓦街巷肌理,泉河两岸景观带兼顾防洪与休闲功能,实现古今共生。
4. 社会治理与城乡融合
其主政期间,颍泉区强化基层治理,通过社区智慧化改造提升服务效率,保留庙会祭祖、社火巡游等传统民俗,增强乡土认同。
居民生活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特色:农耕节庆与电商直播并行,非遗市集与智慧社区共生,形成“老城烟火气”与“新城活力感”并重的人文图景。
人物履历总结
时新同志长期扎根阜阳,以务实作风推动颍泉区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其主政期间,区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历史文脉有效传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皖北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来源:AmandaBo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