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春启万象”天府消费季活动的重要内容,本届茶博会吸引8.79万人次参观,总成交24.6亿元,以九大亮点为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消费、深化国际合作的标志性平台。
中国经济新闻网成都讯(张丽)5月9日至12日,为期四天的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作为“春启万象”天府消费季活动的重要内容,本届茶博会吸引8.79万人次参观,总成交24.6亿元,以九大亮点为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消费、深化国际合作的标志性平台。
紧扣战略主题,构建产业交流枢纽
本届茶博会以“精制川茶·世界共享”为主题,设置链主企业馆、成都主题馆、精制川茶馆等大主题展馆,展品覆盖全产业链品类,打造茶业交流核心枢纽,书写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茶博会围绕“建圈强链,加速推动川茶出川出海”,全方位展示川茶产业链现代化、品牌国际化、文化创新化成果,发布了项目机会清单30项,总投资128亿元。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多家企业参展,实现现场销售2.19亿元。
抱团集群作战,重构产业新图景
四川11个主产市、32余个优势县,组成“省级战队”姿态集体亮相,以省级大区品牌天府龙芽为龙头,携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巴山青、广元黄茶、巴中云顶、纳溪特早茶、北川苔子茶、荣县花茶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集中亮相茶博会,突出展示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优质黑茶等优势品类。这种体系作战的转变,意味着川茶产业在“品牌软实力”上的提升。
此外,攀枝花、德阳、遂宁、广安、资阳、阿坝、甘孜、凉山等8个非主产区的涉茶企业集中参展,呈现川茶的丰富品类与卓越品质,一幅川茶产业抱团发力突围作战的立体图景渐次展开。
链主企业领航,驱动产业升级
茶博会首创链主企业馆,竹叶青、川茶集团、川红集团、跃华茶业、春兰茶业等链主企业集中展示全产业链数字化成果。竹叶青投资10亿元建设全国茶叶企业最大规模加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川茶集团凭借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全程可视化,其产品与AI茶园管理系统备受瞩目。
副省长胡云在巡馆时强调,链主企业凭借科技研发与标准化生产,正引领川茶加工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为川茶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树立了标杆,推动川茶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加速前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传统创新融合,主题市破圈增值
成都作为主题市,以“成都茶 国际味”为主题,打造“一绿一黑两特色”核心展示区,创新融合“茶点”“茶火锅”等特色内容。
现场吸引上千家出口商、茶叶代理商等合作单位,签约订单30余个,意向成交金额1180万元。都江堰百年茶叶与泰国皇家达成意向合作,与香港健桥有限公司成功“牵手”;成都巧匠农业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出口商达成合作意向,多个合作项目加速成都好茶“出川出海”。同时,成都举办多场推介活动,推动茶产业投资及销售签约金额超3.5亿元。
跨界融合创新,产品百花齐放
“川言茶语”“茶里小调”等26家品牌参展,推出冻干闪萃白茶咖啡、茶拿铁、茶啤酒、茶香薰、茶叶面膜、冷萃茶等100余款创新产品亮相展会,收获大量年轻消费者喜爱。
融合茶与酒的创新产品“茶啤”在消费市场迅速走红,成为年轻人微醺社交的理想饮品,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茶茶师、炽茶凭借独特魅力成为流量“密码”。泉匠、康师傅、西藏好水系列专用泡茶水,以及搭载AI大模型的包装、机械与泡茶机等产品,展现全产业链跨界融合魅力。
拓宽国际路径,推动全球跃升
意大利、韩国、印度、不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里、乌干达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展商参展,世界名茶名器竞相展示。
展会构建“国际采购商对接会+跨境电商合作”双通道,众多国际买家与四川茶企中国茶出口贸易、茶文化交流、茶产业人才培育合作等方面与四川茶企达成合作意向,多国驻成都领事馆官员出席活动,众多欧美、东南亚等国际采购商也现身现场洽谈合作,加速推动川茶出海,提升茶博会国际影响力。
展团竞相出彩,强化区域协作
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茶叶茶具主产区集结参展,形成“万商云集、百茶争艳”的盛景。四川省级大区公用品牌“天府龙芽”领衔11个主产市、30余个优势县及德阳、资阳等8个非主产市州亮相,蒙顶山茶、峨眉山茶、宜宾早茶等川地名茶竞相展示独特韵味;重庆永川区、湖南张家界市、云南普洱市等九大外省展团联袂登场,永川秀芽的鲜爽、张家界莓茶的醇厚、云南普洱茶的陈香等全国好茶同台竞技,生动展现我国茶产业区域特色。
湖南“张家界莓茶”意向签约4560万元,现场销售近100万元,品牌建设、推广,打通营销渠道、拓展省外市场取得了卓越成效。茶博会不仅汇聚正山堂、凤牌等经典茶企的匠心茶品,更云集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龙泉青瓷等万种陶瓷茶具,以及广德兴茶家具、善竹工坊等特色茶家具精品,茶器与茶品相得益彰,为全球茶业盛宴增添浓郁的中国韵味。
统筹“三茶”发展,创新产业生态
茶博会期间举办了60余场茶事活动。首届数字化赋能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发布白皮书;好茶“在县”专场品鉴会30+县好茶吸引上千茶友共品“家乡的茶香”;川茶科技成果论坛挖掘品质价值,多场品鉴会、推介会精彩纷呈。新知雅集·百人公益茶会等文化载体吸引大量体验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姚明哲副所长评价:"本届展会通过科技、文化、国际化的三维创新,构建起茶产业与数字经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随着"川茶出海"战略的深化,这场盛会正成为全球茶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关键支点。
多维宣传发力,打造推广新范式
本届茶博会坚持“线上线下双引擎”协同发力,围绕“精制川茶 世界共享”主题,以“茶博会快问快答”“川茶共鸣·融媒联动”“十茶十美”等活动为引导,首次实现19个主产县联动参与,通过短视频、社媒互动、达人共创等多维方式开展新媒体宣传。38家中央驻川及省市新闻媒体发布新闻130余条,近百个地方融媒体及新媒体矩阵全网发布内容超1000条,播放量达3392万次,互动总量超28万次。“四川茶博会”话题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形成高频曝光。观众普遍评价茶博会品牌体系更清晰、展品更好逛,认为“来茶博会就能买到好川茶”。
未来,茶博会将持续强化川茶核心品牌展示,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四川由茶业大省向强省迈进,为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助力中国茶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