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出手!新加坡女星新剧遭除名,丢人丢到国外!贬损中国观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20:48 1

摘要:这场始于一段两年前录音的舆论风暴,正在撕裂娱乐圈的平静。被前助理爆出"在中国捞钱比捡破烂容易"的新加坡籍艺人,此刻或许正盯着社交平台暴跌的粉丝数,想起十六年前张娜拉那句"缺钱就去中国"引发的雪崩。

凌晨三点,某剧组宣传总监的手机被消息轰炸到发烫——李凯馨参演剧集《赴山海》的官博连夜删除了所有关联内容。

这场始于一段两年前录音的舆论风暴,正在撕裂娱乐圈的平静。被前助理爆出"在中国捞钱比捡破烂容易"的新加坡籍艺人,此刻或许正盯着社交平台暴跌的粉丝数,想起十六年前张娜拉那句"缺钱就去中国"引发的雪崩。

录音曝光的第37天,李凯馨工作室的声明才姗姗来迟。否认三连的公关话术里藏着致命漏洞:既未放出报警回执,也没解释为何剧组能在舆情爆发前24小时精准除名。

网友翻出她两个月前发布的古风舞蹈视频,评论区早已被"端起碗骂娘"的声浪淹没。这种钝刀割肉式的危机应对,让人想起当年吴亦凡工作室硬刚都美竹时错过的黄金24小时。

跨国传播的舆情往往带着加速度。当新加坡《联合早报》用"华裔女星辱华门"定义事件时,争议已突破娱乐圈范畴。

耐人寻味的是,剧组4月9日的除名操作比录音曝光提前了整24小时,这种未卜先知般的风险预判,让资本市场嗅到熟悉的味道。三年前某顶流塌房前夕,合作品牌也曾上演过集体解约的"午夜惊魂"。

央妈删除宣传文案的动作看似温和,实则敲响警钟。从张娜拉事件开启的"外籍艺人红线",正在经历2.0版本迭代。

当年韩国艺人用综艺失言试探底线,如今则是私人聊天记录掀翻职业生命。值得玩味的是,李凯馨声明中"半生在中国"的辩解,恰好撞上内娱整治"双面人"的枪口——这种既要市场认同又缺乏文化尊重的投机心态,正在成为行业新雷区。

《赴山海》剧组的紧急切割,暴露出资本对艺人风险的焦虑指数。这部投资3亿的古偶剧原本押注暑期档,现在却陷入主演除名与舆情反噬的双重困局。

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签约外籍艺人时,经纪公司得多签三页补充条款,从社交媒体言论到私人通讯记录全覆盖。看似严苛的条款背后,是张娜拉、李凯馨们用职业生涯写就的代价。

深夜的横店影视城,某个正在拍摄的剧组突然叫停。导演接到资方电话,要求重新审核外籍主演的过往言论。这场始于录音门的震荡,正演变为文娱行业的合规化革命。

当民族情感成为市场准入的隐形门槛,那些把中国市场当提款机的投机者该清醒了——观众可以送你上顶流,也能让热搜变成封杀令。

来源:星光娱乐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