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通过其货币国际化来加强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者彻底研究了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部分的去美元化的因素和战略目标。该研究概述了中国关键的去美元化机制,并评估了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潜力。此外,该报告研究了中国的战略如何影
China’s De-dollarization Mechanisms within the Yuan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的中国去美元化机制)
作者介绍
Mekhri Aliev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Director of the Sino-Russian Research Cent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at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Yu Xiao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政治学博士、副教授兼杰出研究员,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秘书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istinguished Researcher at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re, and Executive Secretary of the Sino-Russia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at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Sofia Ryazanova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Research Fellow at the Sino-Russia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at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正文一
RIAC报告#98 / 2024
以下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通过其货币国际化来加强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者彻底研究了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部分的去美元化的因素和战略目标。该研究概述了中国关键的去美元化机制,并评估了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潜力。此外,该报告研究了中国的战略如何影响俄罗斯经济,比较了莫斯科和北京的去美元化方法,并为制定俄罗斯去美元化政策提出了建议
近年来,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各国纷纷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系统地推动这一进程,以增强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报告数据显示,中国GDP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已达到18.5%,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逐步提升。
其次,美元的不稳定性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通货膨胀以及近期的银行业危机,都削弱了美元的可信度。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尤其是中美竞争的升级,促使中国寻求金融独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与进展
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采取了多种创新机制。首先,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不容忽视。香港作为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持。
其次,中国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这一开放举措不仅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投资渠道。
此外,熊猫债券和点心债券的发行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些债券的发行不仅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是另一个关键机制。中国与多国签订本币互换协议,不仅增强了人民币的流动性,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中国还开发了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减少对SWIFT系统的依赖。这一系统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支付体系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后,数字人民币(e-CNY)的试点推广,为人民币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数字人民币,中国不仅提升了支付系统的效率,也为未来的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
人民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潜力
尽管美元仍占据全球外汇储备的主导地位,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正逐步提升。根据SWIFT的数据,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已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达到4.74%。此外,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也提升至12.28%,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重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区域合作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人民币在亚洲及更广区域的使用得到了显著推动。
面临的挑战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资本管制和人民币的有限可兑换性限制了其国际化进程。其次,美元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人民币在取代美元方面仍需克服重重障碍。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不确定性。中美竞争可能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和信誉,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俄在去美元化中的合作
在去美元化进程中,中俄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双方逐步减少美元在双边贸易中的使用,增加了人民币和卢布的结算。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两国的金融安全,也为区域金融合作树立了典范。
此外,中俄在支付系统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开发的CIPS和数字人民币试点,为两国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
对俄罗斯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的经验和机制,推动俄罗斯的去美元化进程,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学习中国在去美元化方面的经验,推动双边贸易和金融合作。
参与多边合作:通过金砖国家(BRICS)和上海合作组织(SCO)等平台,推动区域货币合作。
提升企业意识:向俄罗斯出口企业普及去美元化的工具和机制,增强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建立信息平台:提供关于替代货币和金融机制的最新信息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去美元化的新环境。
结论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减少对美元依赖、提升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战略。尽管面临挑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正逐步提升。中俄在去美元化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减少金融风险,也为全球经济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IAC Report #98 / 2024
The following report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working to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by internationalizing its currency. The authors thoroughly examine the factors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de-dollarization as part of the yuan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The study outlines China’s key de-dollarization mechanisms and evaluates the yuan’s potential to become a major reserve currency. In addition, the report examines how China’s strategy affects the Russian economy, comparing Moscow and Beijing’s de-dollarization approaches, and offers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Russia’s de-dollarization policy
China’s De-dollarization Mechanisms within the Yuan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2.8 Mb
来源:非 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