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宝宝,趁热吃”和“妈妈给你吹吹凉”这两句话,可能是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然而,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喂养细节,实际上可能会对孩子的胃造成伤害。
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宝宝,趁热吃”和“妈妈给你吹吹凉”这两句话,可能是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然而,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喂养细节,实际上可能会对孩子的胃造成伤害。
“宝宝,趁热吃”的危害
很多家长认为食物趁热吃,既能保证营养,又能避免孩子吃了凉的食物而生病,所以总是催促宝宝“趁热吃”。但对于宝宝来说,他们的口腔、食管和胃黏膜都非常娇嫩,对温度的耐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
过热的食物温度往往超过了宝宝口腔和食管所能承受的范围,容易烫伤这些部位的黏膜。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的损伤,宝宝可能只是感觉口腔或喉咙有点不舒服,但如果长期受到过热食物的刺激,就可能引发炎症。而胃黏膜同样也会受到影响,过热的食物进入胃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细菌等的侵袭,从而增加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比如,有些家长给宝宝喂刚煮好的热粥、热汤,没有等其冷却到适宜温度就着急让宝宝吃,这样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宝宝的胃。
“妈妈给你吹吹凉”的隐患
“妈妈给你吹吹凉”,这是很多妈妈在喂宝宝时常用的方式。虽然这样能让食物的温度降下来,但却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细菌传播。
大人的口腔中可能存在各种细菌,在吹食物的过程中,这些细菌会随着呼出的气体附着在食物上。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当他们吃了被大人口腔细菌污染的食物后,很容易受到感染,引发胃肠道疾病。例如,大人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通过吹食物的方式就可能将这种细菌传染给宝宝,从而影响宝宝的胃部健康。
正确的喂养方式
为了保护宝宝的胃,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
控制食物温度
在给宝宝准备食物时,要注意将食物冷却到适宜的温度。一般来说,食物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可以将少量食物滴在手腕内侧来感受温度。如果是牛奶、米糊等液体食物,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保持在40℃ - 45℃较为合适。
避免用嘴吹食物
不要用嘴直接吹食物来降温,可以将食物放在通风处自然冷却,或者使用专门的降温工具,如食物降温杯等。如果食物比较烫,可以将盛食物的容器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加速降温。
“宝宝,趁热吃”和“妈妈给你吹吹凉”这两个喂养细节看似平常,实则可能对孩子的胃造成伤害。家长们应该重视起来,采用科学、健康的喂养方式,保护好宝宝的胃部健康。
来源:涵宝妈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