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媛介绍说,自2004年开始,枣庄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和活动方式,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群众参与度、积极性越来越高,社科普及周已成为枣庄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社科普及惠民品牌。
5月15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新闻发布会,枣庄市社科联副主席、三级调研员袁媛作新闻发布。
袁媛介绍说,自2004年开始,枣庄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和活动方式,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群众参与度、积极性越来越高,社科普及周已成为枣庄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社科普及惠民品牌。
本届“社科普及周”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共同举办,全省科普周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倡树美德健康新形式”为总主题,枣庄市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智慧、倡树健康新生活”为主题,采取省、市、区、镇四级联动的方式进行。活动落实全省中医药大会和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工作部署,组织全市广大社科理论和中医药工作者,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普及活动,发挥中医药文化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同时,聚焦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等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科普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会上,袁媛介绍了社科普及周活动安排。举办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及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基层宣讲、中医药文化数字化作品展播、中医生活化科普讲座、中医药成果及药材展览、中医药专家现场义诊等公益性活动,激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围绕社科普及周主题和枣庄地域特色文化,聚焦理论政策、民生热点、人文素养等内容,采用社科普及+文艺展演、+志愿服务、+互动体验、+竞赛比赛、+节庆活动等形式,打造系列有特色、接地气、形式新的“社科普及+”活动和载体,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参与活动中提素养。
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医院动员组织社科理论和中医药文化专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发挥“枣庄社科大讲堂”“社科专家走基层”“社科夜市”“中医药文化夜市”等载体作用,通过中医药知识科普宣讲、科普精品视频制作、中医药文化展演等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治病机理和养生之道,多角度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
发挥科普载体和品牌溢出效应。发挥两级社科联、卫健部门组织协调作用,聚合文旅、文联等多方资源力量,发挥好枣庄“社科夜市”“百名社科专家联百村一助力乡村振兴”“订单式”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中医药膏方养生文化节、省级国医堂基层中医药传统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项目等品牌活动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社科普及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切实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
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卫健、教育等部门,以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积极开展“中医药伴我成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用师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推进“中医药社区行”行动。市区两级社科联、卫健部门联合组织中医专家团队深入社区,开展中医义诊、健康讲座、健康生活、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向居民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推动中医药文化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助力健康社区建设。
营造数字赋能科普浓厚氛围。依托山东数智社科云平台,枣庄社科网、社科界微信公众号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云活动”,推动“云传播”,扩大“云覆盖”。整合汇聚社科普及周、社科大讲堂、社科普及教育场所的活动信息、专题视频、专家资源,与全省社科普及周活动信息实现一网通览、社科普及成果全网推送、社科普及资源一键共享。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直播与录播相补充”方式,营造“不落幕”的社科普及氛围。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