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刘某发现丈夫谢某与小17岁的龚某长期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谢某还向龚某转账162万余元。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5月12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公布这起赠与合同纠纷一审判决书,判决龚某向刘某返还162万余元及利息。(5月14日 成都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刘某发现丈夫谢某与小17岁的龚某长期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谢某还向龚某转账162万余元。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5月12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公布这起赠与合同纠纷一审判决书,判决龚某向刘某返还162万余元及利息。(5月14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可以随意处置吗?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谢某未经妻子刘某同意,私自将巨额夫妻共同财产转账给情人龚某,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刘某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共有权益。法院认定谢某的转账行为无效,龚某需全额返还,正是对法律规定的准确适用,有力捍卫了合法婚姻中无过错方的财产权益。这也给所有婚内人士敲响警钟:夫妻共同财产并非一方的“私人金库”,任何擅自处置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这一事件更触及公序良俗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敏感神经。婚姻,本是基于爱情与责任建立的情感契约,忠诚是其基石。谢某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不仅违背了夫妻间的忠实义务,更是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公然践踏,而龚某明知谢某已婚,仍与之交往并接受巨额钱财,同样有悖公序良俗。公序良俗作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法院在判决中对这种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予以谴责,彰显了法律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维护,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情感和利益时,绝不能突破道德底线。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婚内出轨、擅自处置夫妻共同财产的事件并非个例。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无数家庭的幸福,还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公布这起赠与合同纠纷一审判决书,通过对此类案件的公开和广泛传播,能够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价值观,强化对婚姻的敬畏之心,让人们明白守护婚姻不仅是一种道德责任,更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
同时,此次判决给那些在婚姻边缘徘徊、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人以有力震慑,也为广大合法婚姻中的受害者提供了维权范例。在面对伴侣的背叛和财产侵害时,受害者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整个社会也应持续加强对婚姻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婚姻家庭环境,让每一段婚姻都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道德的守护。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