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家口农商银行“红马甲”如何跑出金融新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09:47 1

摘要:轻资产企业的专利证书从保险柜走向融资舞台;高耗能工厂借助“闪电贷”实现绿色蝶变……今年以来,张家口农商银行城郊支行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总抓手,激活农信“一池金融‘活水’”,通过深入推进新“双基”共建与新“三信”创建夯实普惠根基,在“千企万户大走访”的铿锵脚

轻资产企业的专利证书从保险柜走向融资舞台;高耗能工厂借助“闪电贷”实现绿色蝶变……今年以来,张家口农商银行城郊支行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总抓手,激活农信“一池金融‘活水’”,通过深入推进新“双基”共建与新“三信”创建夯实普惠根基,在“千企万户大走访”的铿锵脚步中,把真金白银的支持精准滴灌到万家小微企业,让金融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专利变“活水”破开轻资产企业融资“冻土层”

张家口众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深耕社区自动售水机领域,研发出更为高效便捷的桶装水配送服务软件——“用獭送水”A p p,软件一上线就迅速走红,去年线上用户突破10万大关。

今年,“众景”准备扩大经营版图。而资金缺口却拖慢了它进军京津冀市场的脚步。此时,为了把“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方案落到实处,经开小贷中心正在全员出动,倾听企业“急难愁盼”。4月20日,工作人员走访中了解到“众景”的资金瓶颈。仔细评估一番,发现企业的核心资产只有6项专利技术和多项软件著作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抵押物。换作以前,这样的企业想贷款可不容易,但眼下负责人孟桂涛却眼睛一亮:“专利技术也能变成真金白银!”

城郊支行“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小组当天量身定制了“保证+专利权质押”的贷款方案。他们主动联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帮忙整理质押合同等材料,还通过专利业务系统直接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仅仅1天时间,质押手续全部办结,银行同步完成风控审批,实现了全流程3日办结。很快,10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为“众景”注入了发展底气。

5天“闪电贷”助高耗能企业转型“零碳工厂”

“我们做过调研,同样的重量,同样的路距,汽油车与新能源车运输成本比是4:1.7。”说起“油改电”,张家口潮峰建材销售有限公司经理王建华便打开了话匣子。作为年产量达800万吨的砂石大户,运输成本每降一分,都是实打实的竞争力。

但转型的阵痛不可避免。“用电也是按峰谷分时计价,平均下来每度1.74元。这些车辆每天就要‘吃’掉1万度电。”王建华说,潮峰建材不得不继续谋变转型。于是今年2月,带着一个想法,他走进了张家口农商银行城郊支行。

他希望借款购买光伏发电板自行发电,让用电成本进一步降下来。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申请后的第二天,城郊支行工作人员便进厂深入考察。

“考虑到砂石行业的旺季从4月到10月,错过设备更新窗口,就意味着全年成本控制落空。”茶坊支行行长吴亚利说。

穿梭于厂区详细了解光伏设施规划布局;掌握全天候企业实际用电曲线;与企业一起测算满足全厂用电的装机量……白天现场勘查,晚上线上过会,城郊团队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为潮峰建材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仅用5天时间,50万元贷款就顺利到账,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如今已安装了6000瓦,自发电成本降到每度0.3元,比过去节省了近80%。”王建华难掩激动地说。

“为民营企业发展‘搭桥铺路’,不是简单地放贷款,而是要陪企业一起打江山。”打赢这场“绿色突围战”后,吴亚利一语道出了“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深层逻辑。

把办公室“搬”进园区激活金融“一池春水”

几个月来,张家口农商银行城郊支行的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标识的“红马甲”逐户叩门问需。

“在我市主城区的产业版图中,已形成‘大小园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张家口农商银行城郊支行行长张秀如说。

他所说的“大园区”,是指位于桥东、桥西、经开区聚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各大产业园区;而“小园区”则是指分布于主城区核心商圈汇聚众多小微企业的写字楼。

为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企业发展,走访“大园区”强链赋能,深耕“小园区”精业增效,是今年以来城郊支行两大发力点。

该行围绕“大园区”产业链,分类建立台账,通过实地调研园区产业类型、企业规模和用工规模等指标,实现“走访一家、覆盖一条链、服务一个园”的集群效应。此外,深耕“小园区”写字楼经济,针对核心商圈写字楼,联合物业、商会等机构开展“楼长制”走访,重点关注新产业新业态企业。挖掘一线初创期小微企业和商铺,梳理并建立“潜力客户白名单”,实现从“地毯式扫楼”向“精准式滴灌”转变。

截至4月底,新“三信”创建活动累计走访小微企业19606户,授信59户、授信金额31999.5万元、用信25681万元;开展“背靠背”评议1694户,建档1039户,评定信用户903户,授信户数903户,授信金额16500万元,用信户数746户,用信余额14211万元。今后,张家口农商银行城郊支行将继续以“精准度”提升“转化率”,以“专业性”服务地方经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澎湃动能。(记者 赵晓刚 乔宏玉 通讯员 苏扬)

来源:元气补给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