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公募新规,必然推动市场走向抱团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1:44 1

摘要: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炉,意味着我国公募基金将面临重要的改革。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公募行业的改革力度很大,特别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薪酬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

来自头条正版图库

先说结论:公募新规必然推动市场走向抱团儿!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炉,意味着我国公募基金将面临重要的改革。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公募行业的改革力度很大,特别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薪酬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公开数据,截至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有163家,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达到31.93万亿元。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传统的从0到1以做规模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发展形式,新规的出现,正是推动公募行业转型的有力动力。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市场生态变化。

新规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推动公募行业回归本源:受人之托,替人赚钱。

新规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标准,要求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而且也将基金经理的薪酬与业绩挂钩。人性是只有大家利益一致他才肯卖力。

为什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必然会导致市场走向抱团,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考核机制导致投资风格固化
方案要求基金公司淡化短期排名,强化3年以上业绩考核,这使得基金经理更倾向于选择具有长期成长逻辑的标的(如消费、新能源等行业的龙头企业),而非短期波动较大的品种。这种考核方式的改变导致机构持仓进一步向少数"共识赛道"集中,形成所谓的"躺赢"心态。投研能力提升加剧头部效应
虽然政策鼓励投研专业化,但中小基金公司受限于资源,往往采取模仿头部机构研报和持仓的策略(即"抄作业"模式),这进一步加剧了持仓的同质化现象。投资风格限制压缩调仓空间
方案要求基金保持清晰的投资风格(例如消费主题基金不能随意买入周期股),这使得基金经理只能在既定赛道内选择投资标的,可选范围大幅缩小,最终导致资金集中于赛道内的少数龙头企业。流动性管理要求强化大市值偏好
政策强调防范流动性风险,而大市值股票(如茅台、宁德时代等)由于成交活跃、流动性好,更便于大资金进出,自然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权益类基金发展与优质资产供给不足的矛盾
政策鼓励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但A股市场优质成长股供给仍然有限(虽然实行注册制但上市公司质量分化明显),资金不得不集中配置于少数具有确定性的标的。散户投资行为改变增强机构话语权
方案推动基金销售规范化,促使更多散户通过基金而非直接炒股的方式参与市场,这显著提升了机构资金的市场占比,强化了机构对市场定价的主导权,使得抱团现象更容易自我强化。四、历史经验印证


2017年"价值投资"倡导后,公募基金集中配置"漂亮50",形成对白酒、家电等板块的抱团;2020年"长期投资"导向下,新能源、医药基金爆发式增长,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个股被高度集中持有,这些历史案例都显示了政策导向与抱团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增量资金持续性:如果新发基金规模增长放缓,抱团标的可能因流动性支持减弱而出现调整。监管政策变化:政策是否会对基金持仓集中度设置更严格的限制(如单只基金持有单一个股的比例上限)。市场风格转换:如果经济复苏超预期,机构资金可能转向周期股,从而导致原有抱团瓦解。

总结:
虽然政策的本意是促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但机构投资者在长期考核机制、严格风控要求以及优质标的稀缺等多重约束下,其理性选择仍然是采取"抱团"策略。这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需要警惕当流动性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引发的踩踏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证券投顾老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