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亿元!40万吨!湖北黄冈黄州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签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1:50 2

摘要:近日,湖北黄冈黄州迎来了一场绿色能源领域的盛事——金晟新能源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签约仪式圆满举行。该项目投资规模超百亿,预计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40万吨退役电池的庞大产能,实现锂、磷、铁等新能源战略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为我国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湖北黄冈黄州迎来了一场绿色能源领域的盛事——金晟新能源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签约仪式圆满举行。该项目投资规模超百亿,预计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40万吨退役电池的庞大产能,实现锂、磷、铁等新能源战略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为我国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晟新能源,这家自2010年成立以来便深耕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3C数码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领域的企业,其总部坐落于广东肇庆,业务网络遍布全国。通过先进的拆解技术和提取工艺,金晟新能源能够从退役锂电池中精准提取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钴等核心材料,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特斯拉、造车新势力等主流车企供应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闭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层面,金晟新能源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公司掌握的多项行业领先工艺,特别是锂金属回收率超95%的突破,远超行业90%的平均水平,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此外,金晟新能源首创的多组份分盐法分离提取技术、镍钴还原浸出联合技术,更是将镍钴锰回收率提升至98.5%,同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131项,并成功入选国家“双白名单”(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以及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进一步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然而,尽管占据行业龙头地位,金晟新能源近年来的业绩却受到碳酸锂价格波动的显著影响。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润却经历了大幅波动,从2022年的1.51亿元骤降至2023年的-4.73亿元,2024年上半年更是亏损1.47亿元。招股书揭示,碳酸锂平均售价的持续下跌是导致公司毛利率转负的主要原因。面对市场风云变幻,金晟新能源正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以稳定业绩表现。

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金晟新能源同样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公司与印尼PT ELVINDO NEW ENERGY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东南亚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处理中心,计划初期年交易电池包PACK产品5万组。这一合作不仅得到了印尼工业部、投资部的大力支持,更为金晟新能源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进入规模化退役周期,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量将达82万吨,2030年更将突破400万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这一庞大的市场空间,为金晟新能源等龙头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已构建起覆盖电池生产、使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2025年2月,《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的落地,更是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车企、电池厂承担回收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工信部公布的五批“白名单”企业已达156家,占全国回收产能的80%以上,有效推动了行业从“小散乱”向规范化转型。

技术标准方面,2024年修订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提出了更高的硬性指标,要求锂回收率不低于90%,镍钴锰回收率不低于98%,并要求企业建立溯源系统,将数据上传至国家监测平台。这一政策组合拳有效遏制了非法拆解行为,但合规企业仍面临“小作坊”高价抢购原料的竞争压力。尽管如此,金晟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凭借其在技术、规模、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退役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金晟新能源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在黄冈的落地,不仅标志着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金晟新能源有望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替月亮关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