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去发小饭局,他兴冲冲抱出两瓶“非遗大师”,包装印着“窖藏30年”,结果刚倒上酒,做酒商的朋友就小声说:“这酯香味太冲,像酒精勾兑的。”众人尝了两口纷纷放下杯子,发小脸红到脖子根。
上周去发小饭局,他兴冲冲抱出两瓶“非遗大师”,包装印着“窖藏30年”,结果刚倒上酒,做酒商的朋友就小声说:“这酯香味太冲,像酒精勾兑的。”众人尝了两口纷纷放下杯子,发小脸红到脖子根。
请客带错酒,比菜咸了还尴尬!这三类“雷区酒”早看早知道,不然悔之晚矣。
第一类:包装比酒贵的“网红镇酒”,喝了直皱眉头
刷短视频常看到主播喊:“XX 镇纯粮酒,99元两箱喝出茅台味!”某白酒镇满街都是“古法烧坊”,直播车停门口,酒瓶印着“大师亲调”,实际大多是串酒——去年315曝光,有小厂用食用酒精加香精勾调,成本不到5块,喝着辣喉咙、上头快,第二天头疼欲裂。
朋友曾带“某镇金奖酒”赴宴,懂行的直接说:“香得不正常,后味发苦,典型三精一水。”主人只好换酒救场。这类酒全靠营销炒作,请客带它,懂酒的嫌弃你不懂行,不懂的喝完难受。
第二类、噱头酒:故事讲得响,喝着像兑汤
前年流行的“竹筒酒”还记得吗?号称在竹子里发酵三年,结果记者暗访发现,有些就是普通白酒灌进竹筒,有的甚至用工业酒精勾兑。更离谱的是有些“金箔酒”,往酒里撒食用金箔,价格直接翻十倍,实际喝下去就等于吃金属碎屑。
数据说话:某电商平台曾下架3.2万瓶“长毛老酒”,检测显示90%存在塑化剂超标。记住:好酒靠窖藏,不是靠噱头。
第三类:三无小厂“故事酒”,喝出问题没人管
包装印着“祖传秘方”“老作坊直供”,厂址写着“XX村工业区”,官网查不到,生产许可证也没有——这就是典型的三无小厂酒。前年农村喜酒喝了主人自酿的“高粱酒”,20多人半夜上吐下泻,送医发现甲醇超标。
这种酒在小作坊生产,土法蒸馏根本去不掉杂质,去年监管局抽查,某乡镇小酒厂甲醇超标3倍。有人觉得小厂酒“有情怀”,但没资质的小厂连基本卫生都不达标,喝这种酒不是情怀是冒险。万一喝出问题,主人家要担责任,何苦呢?
如果你用这几种酒,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客人,如果你还按照销售的故事,再给客人讲一遍,还会让人觉得你智商有问题!
告诉大家,我选酒是怎么选的:首先得是有名大酒厂,毕竟生产线和品控都摆在那儿,喝着放心。其次一定得是大厂亲儿子产品,那种贴牌的就是蹭名气,品质不稳定。如果是平时自己小酌或者给长辈送礼,不妨试试我常喝这款南池翠N9。
该酒是产自四川邛崃52度浓香型,其背后的酒厂,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四川老八大原酒厂之一,常年为国内五粮大牌名酒供应基酒,底蕴深厚;采用五种优质粮食,遵循传统大曲浓香固态法酿造,历经60天发酵,再经过9年窖藏,
出厂时还要加以15年老酒勾调,使其酒香浓郁,入口醇和绵甜,回味悠长,口感层次丰富,五粮粮食酒香味也足,有几分似五粮名酒口感,这类似五粮大牌酒的关键,还要归根与他的窖池里的微生物群。
1975年,白酒泰斗沈怡方,在研究五粮液的优质老窖泥里,分离出了对五粮液酒质有决定性影响的菌种——己酸菌菌株,随后就研发出人工窖泥技术,然后在全国推广,现在大家熟知的不少酒厂都在当时有所受益。
其中当时的南池翠酒厂,还专门请了五粮名酒的退休酒师驻厂指导,再借此技术培育出自家的优质窖池,让自家窖池的核心菌种和五粮液高度同源,并且在23年和五粮液酒厂的老窖池,一同被评为“金三角名优老窖池”,从根上保证了酒质。
当然了,咱们老百姓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生活中柴米油盐哪哪都要花钱,咱们老百姓喝酒除了看质量,价格也是一大关键。
南池翠N9是酒厂直营,没有中间商,网上各大平台一百出头就能买到,有酒友称之为“五粮名酒平替”;而且除了N9,还有更高端的N12、N15可以选择,价格也没有翻倍。
前几天去我叔叔家吃饭,我带了2瓶这酒过去,他就特别好奇我又哪里淘来了宝贝,尝了以后,竖起大拇指说:“这酒有传统五粮酒风味,不是差酒,应该也不便宜吧?”我告诉价格后,连忙找我要链接,索性就在网上囤了几箱,慢慢喝。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来源:美食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