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 华强北博物馆“妙币生花∣花钱里的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举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2:24 2

摘要:本次活动以迎接第49届“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特邀北京、澳门、深圳三地专家学者,与高校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中华传统钱币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 通讯员 唐春燕

话钱币文化,谈创新传承。5月14日,由华强北博物馆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妙币生花∣花钱里的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本次活动以迎接第49届“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特邀北京、澳门、深圳三地专家学者,与高校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中华传统钱币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黄远彬

开幕致辞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黄远彬表示,本次活动博物馆方面与古钱币专家走进校园,是继学院在华强北博物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深化互动,使文化育人更具实效。

华强北博物馆副馆长汪毅

华强北博物馆副馆长汪毅表示:“一枚枚小小的钱币,不仅是古代经济活动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中民俗信仰、艺术审美与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他希望在此次活动中,通过跨地域、跨领域的思维碰撞,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钱币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在传统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探索未来。

钱币学与货币史专家王永生

钱币学与货币史专家王永生以《钱币上的历史与文化》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钱币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佳视角,中国古代钱币的形制演变,记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轨迹。

对谈环节,王永生认为,让钱币文化走进教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财富观、货币观,对塑造年轻学子的价值观,将起到很大作用。“钱币文化可以让年轻一代产生一种文化的自豪感,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和信息来源”,收藏名家胡坚重点阐述了民俗花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最完美的体现。

研讨会特别设置了“青年对话学者”环节。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们,围绕“移动支付时代钱币的未来之路”“古丝绸之路上的钱币如何影响东西方货币体系”“当代文创花钱的文化价值与重要作用”等议题踊跃提问,与王永生、胡坚展开思维碰撞。

澳门钱币学会赵康池理事长感慨道:“作为一名澳门地区的钱币收藏家,传播中华钱币文化尤其能感受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情怀,今天,看到年轻人以开放视角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延续的象征。”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华强北博物馆产学研实验基地”、“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实践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此举为华强北博物馆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华强北博物馆馆长王晓君

据悉,本次研讨会成果将转化为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包括校园巡展、教研实践课等,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走进青年群体。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华强北博物馆馆长王晓君认为:“文化传承需要学术深度,更需要青春温度。期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架起博物馆与高校协同育人的桥梁,让传统之‘花’在深圳 这片创新土壤中绽放新姿。”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