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长亲自授课;英语、德语、日语三语种并行;文理两手抓,实现“成绩+素养”齐头并进....在杭州,这所学校的故事堪称“公民脱钩”后的华丽转身范本。当老牌公立学校托管的民办校摘掉“名校分校”金字招牌后,如何在短短三年时间打赢这场“翻身仗”?
校长亲自授课;英语、德语、日语三语种并行;文理两手抓,实现“成绩+素养”齐头并进....在杭州,这所学校的故事堪称“公民脱钩”后的华丽转身范本。当老牌公立学校托管的民办校摘掉“名校分校”金字招牌后,如何在短短三年时间打赢这场“翻身仗”?
北临人工智能小镇,南有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有西溪湿地公园,区域内还有驰名中外的良渚遗址,毗邻杭州市余杭区中心枢纽区未来科技城的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拥抱丰富的人文自然资产和科创产业资源,在沉寂三年后,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成为杭州精英家庭的心仪之选。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自诞生之日起,英特外国语学校就站在巨人肩膀上。2008年,杭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杭外”)与金成集团合作办学,整体管理英特外国语学校,杭外派出管理团队和大量师资驻校;2022年,受教育政策变动影响,两校解除合作办学关系,英特学校正式独立办学。
创办于1964年的杭外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17所著名外语学校之一,在长三角地区,杭外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及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外语类特色中学中的“三驾马车”,培养了大批人才。早年,英特外国语学校依托“杭外”这块金字招牌”腾飞,成为当地家庭心中的“白月光”。如今随着“公民脱钩”,英特学校何去何从?
欣喜的是,英特外国语学校独立三年来,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升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实现“成绩+素养”齐头并进。其探索的过程可以给“公民脱钩”后民办校转型发展带来启示。
01传奇校长扎根一线教学,师资稳定坚如磐石
在一堂数学PBL课中,英特外国语学校双语部高中校长邹海连和学生们一起运用勒洛三角形基本原理,自制了一台勒洛三角形自行车模型。同学们综合运用数学、工程、物理等学科知识,查阅资料、学习建模、手动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解决方案。
邹海连是英特外国语学校的“传奇人物”。2015年,数学教育出身的邹海连作为唯一一位中国男教师参与拍摄了英国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该纪录片精彩再现了中英教育模式的差异。纪录片在教育界反响激烈,邹海连因此名声大噪。十年来,邹海连扎根教学一线,探索最适合中国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在邹海连的课堂上,他十分注重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提高学习兴趣。
邹海连校长课堂教学
党总支书记、校长、网红教师,邹海连说,在身上的各种标签里,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我比八年前有更强的使命感,思考的维度和关注的群体也更广,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中西教育中的精华呈现给学生。”邹海连曾说。谈起学生,他常感到满足,如果自己的参与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成长轨迹,这会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校长下沉一线教学”在英特学校并不少见。邹海连称,英特校级领导都会进入课堂教学。在如今民办学校和国际化学校快速发展中,高管“空降”“速成”成常态的情况下,英特为何选择反其道行之?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校长龚姚东说,校领导参与课堂教学是自杭外时期延用下来的传统。校领导作为学校掌舵者,只有深入一线与青少年互动,才能知道孩子所思所想。英语教师出身的龚姚东任教25年,从90后到00后再到10后,他发现每一代孩子在课堂教学、生活方式、流行事物、情绪情感状态等,都有不同的时代印记。“如果校领导不深入了解今天的青少年,那么在与老师讨论如何教育今天的学生时,不具备充分说服力。”龚姚东坚信,校长在与老师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时,应当有真实的经验支持,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来做明天的决定。另外,在校园里,一位仍然在上课的校领导,被学生认可的程度更高。所以,龚姚东一直鼓励,无论什么级别的管理者,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或带社团,都要主动和学生产生直接的“灵魂碰撞”。
教师教学教研
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成为英特学校全体教师和校领导的精神面貌。在英特,即使因过多的行政事务缠身无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校领导也会积极组织和参与校内教研,无论是一线教学还是教研听课,校领导的参与对教师有榜样作用。三年来,英特教师在区内外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优质课大赛、教坛新秀评比等方面不断丰收。2024年9月,英特教师在全区90支教师队伍的竞争中,高分荣获余杭区“教育铁军先锋号”荣誉称号。
在这样稳健务实的校风中,英特学校近年来的师资流动率低于3%,这为教育质量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02中小学一贯制优势,多元升学,探索“全人教育”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脱离杭外给英特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分层加剧。因此,这更加要求学校做好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是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理想。为此,英特外国语学校建立了全方位支持的升学系统。
纵向上,学校秉承杭外独特的六年一贯制,初中生通过外语特长实验班通道可基本实现直升英特高中,大部分学生免于遭遇“中考分流”,处于安全地带。近年来,“五五分流”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家庭陷入担忧焦虑,英特的“六年一贯制”让学生有机会避开第一道升学门槛,免于初中沉沦应试竞争的压力,从而留有更多的空间实践全人教育。
横向上,英特建立了多元升学通道。一方面,学校实施“双轨制教育”,学生们可以参加普通高考升入国内大学,也可以选择入读国际课程升学国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脱胎于杭外的英特外国语学校普高部,学术实力不可小觑。2024届高考最高分王俊哲同学通过层层选拔以优异成绩被西湖大学创新班录取,成为当年余杭区唯一一位考入西湖大学本科的学生。
王俊哲(右二)和时任英特外国语学校校长任建华(右三)参加西湖大学开学典礼
而在国际升学方向上,英特高中双语部设有英美、澳洲、中德、中日四大留学方向。在英特高中,日语、德语是和英语摆在齐平的位置。目前,将德语作为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的学生已达200余人,整个英特高中双语部学生已经达到650人的规模。
根据最新数据,第三届日语特长实验班毕业生100%收获日本优质院校录取,毕业生喜获东京大学、一桥大学、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优秀大学的录取,80%毕业生录取MARCH及以上级别大学。第六届德语特长实验班毕业生中,90.6%的学生收到了德国精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亚琛工业大学、波恩大学等大学,录取专业涵盖了食品与营养学、建筑学、分子与应用生物技术等多个限制性专业。第十届澳洲方向毕业生中,92%的学生上线前三所“八大五星名校”: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八大五星名校”上线率100%。英美方向,近年来的录取成绩更是持续突破,从英国G5到美国Top30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多封录取收入囊中。
2025届升学成绩单
“初三PBL课程先导-导师跟进”成为英特学校“六年一贯制”优势下的独特培养模式。对于直升英特高中的同学,因没有过多中考压力,春季学期可提前体验项目制学习,适应高中阶段教学方式。这些项目制学习包括,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作画、记忆可视化、自制留声扩音机等。有的同学从茶文化、环保资源再利用再出发,设计香薰产品;有的致力于开发生物传感器来提供更高效的代糖来帮助预防糖尿病和肥胖控制。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组织社团宣传、开展校园义卖,筹集研究资金,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并挖掘自己的学术兴趣。
PBL课程成果展示
今年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offer的王景皓是英特学校六年一贯制的受益者。他从小就对模型汽车的机械结构充满好奇,不仅拆解研究,还尝试改装,从强劲的跑车发动机到精密的航天器结构,他始终对机械的运作方式着迷不已。在英特六年的学习中,他获得了丰富的机会去探索工程世界。
初三的一节PBL“项目制学习”课程让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工程学知识。他和小组成员设计并建造了一座适用于沙漠环境的可持续房屋模型。从建筑选材到使用CAD软件精心设计房屋内部结构,王景皓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并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并逐渐培养起工程师思维。
沙漠可持续房屋模型
了解到他对机械工程的浓厚兴趣,升学指导老师推荐他参与EPQ(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研究性学习项目。他随即展开了一项关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究。该项目融合了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分析火箭回收的技术挑战。通过这一研究过程,王景皓不仅深入探索了航天工程的核心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独立学习、数据分析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为了不让每一位学生“落后”,英特学校采取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分层教学”。16-20人为一班,同一教材开发不同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水平分层布置作业。这不仅增强了课堂互动,还让课后作业反馈更加精细,数学成绩的提分也更加明显。
另外,为了让学生培养目标落地,实时监控学生成长进度条,学校建立了“目标成绩管理系统”,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制定个性化目标分,定期评估达成率,达成率可以进一步指导改进教学过程,未达标者需调整教学方案,目标成绩的实现度也被纳入教师考核。管理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教学。一般来说,目标分是学生自我评估设定的分数,而英特学校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设定目标。通常情况下,老师会把学生“跳起来能够到的分数”作为目标分。目标分的设定精准度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其制定过程本身也是源于对学生的深度了解和观察。
03玩转“外语”,分数和素养齐头并进
说起校名“英特”的来历,龚姚东校长曾经戏说“英语特别好”。那么,英特外国语学校如何“玩转”英语教育?除了分层教学,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让英特的英语教育大放异彩。
英特将戏剧教育巧妙地融入外语教育中,并进行梯队化课程设计。比如,初一动画配音5分钟,模仿语音语调;初二输入英文经典剧目,学习肢体语言与表情管理;初三表演完整剧目30分钟,考察综合表演能力。教师把角色分析和情景表演融入在常规课堂中,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英语戏剧课堂
一年一度的外语节戏剧之夜、英文诗歌朗诵、跨年级游园会......是全校的展演大平台,有的孩子通过给电影《疯狂动物城》配音重获自信,背单词更积极了!还有的孩子,成为《仲夏夜之梦》的学生导演,展现组织才能,并迁移至课堂成为“小老师”指导同伴。英特外国语学校通过“戏剧+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创排《雷雨》《木兰》《汉密尔顿》等多部中英文经典剧目,并在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全校戏剧展演
另外,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为英特外语教育锦上添花。英特外国语学校和英国姊妹校成立“笔友计划”。从初一启动,在教师全程指导下,学生们互诉跨国情谊。2023年,两校学生还实现了线下互访。还有跨国云课堂与8国十余所学校合作,包括马来西亚 、美国、日本、德国等,线上双方进行主题式在线互动教学,比如“中外饮食文化对比”等。
今年斩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offer的孔艺德同学在国际理解课程中凭借独特的交流方式脱颖而出。在与印度Jyotirmoy公立学校的学生进行商业案例研究时,她敏锐捕捉到两国企业在品牌塑造方面的独特之处,她提出新颖的合作思路,拓宽了双方的视野。
世界中学生非遗线上交流活动在英特举行
无论是英语、德语还是日语教育,英特外国语学校都沿袭“交际导向+情境沉浸”的杭外特色教学法,即从单一语言能力培养发展为“语言-文化-思维”三维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到底收效如何?初中英语教研组长许彩丽表示,从测评分数来看,从测评分数来看,2025年英特学校初一年级在余杭区统考中实现高分领跑,实现分数和素养的双落实。
04 强强联合打造新亮点,科创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科技变革、国家科创人才需求都在倒逼基础教育改革。在外语特长成为英特的一张名片后,学校该如何回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新需求,如何做宽走深科创教育?
英特外国语学校所在地余杭区是浙江省的经济高地和人才高地。这里聚集了阿里巴巴总部等互联网大厂,也诞生了杭州六小龙中的优秀科创企业。未来科技城仅在咫尺之间,周边聚集了大量从事科技创新的人才,而长三角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是形成加持。根据科创人才的培养模型,英特外国语学校把数学建模、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三类课程提到了新高度。英特采用“强强联合”的模式,数学建模课程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合作,人工智能课程和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合作,机器人教育和浙江大学控制科学和工程学院合作。
今年1月,80余位英特师生前往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参加数学建模挑战营。英特继2024年与上海交大联合创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后,在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锚定“数学建模+人工智能”的培养路径,持续在科创领域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名师指导、课程合作、营地集训等方式全力推动英特学子在信息奥林匹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课程上的提升与进步。
仅1年时间,英特在科创教育上已经崭露头角。今年2月,初三和高一英特学子参加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研学比赛,并在比赛中荣获“最佳项目奖”和“最具人气奖”。初二女生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中的九宫赛荣获全国赛亚军......
结语
在江浙沪这片国际教育高地上,经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洗礼”后,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正在打开全新的办学局面,已经形成了六年一贯制教育模式和多元办学特色,发展成为“国内和国外”“成绩和能力”双平衡的标杆学校,实现“分数和素养”同时抵达,“国内和国际”同步的全人教育。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抢得先机,积极尝试塑造“人文科技融通”的未来学校型态。紧跟时代步伐,未来它还将踏上新的征程谱写新篇章!
作者丨Lyra
来源:顶思Top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