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在A股上市公司竞相公布年报后,一家宁波企业再次成功带热了话题:2024 年,总营收达到666.3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71.27 亿元。
都说经济形势不明朗,生意难做,但有的企业依然拥有强大的“钞能力”,盈利能力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5月,在A股上市公司竞相公布年报后,一家宁波企业再次成功带热了话题:2024 年,总营收达到666.3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71.27 亿元。
271.27亿的利润,这意味着每天赚了7400多万元。乍一看,确实惊人。要知道,多数县市区,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几百亿。按照计划,这一次年度分红总额在60亿左右,计划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9 元。
什么生意这么好赚钱?这个问题不仅老板们想问,打工者也是好奇心满满。毕竟,能赚钱的企业,失业几率总会低一些。
(一)
这家出色的企业,就是宁波银行。从2019年至今,后者已连续六年位居最赚钱浙股榜首。
在一众上市公司中能蝉联榜首,宁波银行有点后来者居上的架势。1997年4月10日,宁波银行在鄞州区注册成立,但成立的第一年,风波不断。
1998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初期的宁波银行背负着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资产不到40亿,亏损就超过16亿,不良贷款率高达40%。
这些数字如同一把悬顶之剑,让宁波银行步履维艰。
走出“经营沼泽”的招数,来自新管理层的临危受命,通过核销坏账、暂停分红等“刮骨疗伤”式改革,宁波银行很快将不良率成功降至0.5%。领导这些改革的,是陆华裕,彼时后者还是宁波市财政局副局长,走马上任宁波银行行长时,他才36岁。
少帅陆华裕未曾想到,自己在宁波银行一待就是一个职业生涯。在当了4年多行长后,他转任董事长,至今在位时间长达20年之久,是目前A股上市银行现任董事长中“寿命”最长的银行领导。
稳定的管理团队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让这家城商行新秀异军突起。通过十年时间成功上市,将总市值干到了1624.48亿。
2024年,宁波银行成为继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之后,国内第四家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的城商行。
业绩亮眼的宁波银行,既不是纯粹的国企,也不是典型的私企,而是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东是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74%,第二大股东则是作为外资的新加坡华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69%。
将外资吸入本土银行,宁波银行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主导这一行动的正是陆华裕,这也是当选董事长后,他烧的第一把火。
在全世界100家银行中,宁波银行相中了新加坡华侨银行,后者系新加坡当地的第二大私人商业银行,同时也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本地银行。
“华侨”的到来,不仅带来资本,更重要的是,让宁波银行在人力资源、营运体系等多方面开启了一场新变革。
好师傅带着好学的徒弟,手艺娴熟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
能有今时今日的赚钱能力,宁波银行需要感谢基数庞大的中小企业。
2005年上任董事长伊始,陆华裕就提出:要主动向中小企业靠拢。作为大本营的宁波,民营经济发达,全市有45.6万家民营企业,每7个人就有1个老板,每19个人就有1家企业……
大批中小型企业如星星之火,处于业绩上升期,旺盛的存贷需求,给宁波银行留下了机会,老板们对于银行的印象第一次有了改变:原来银行也可以放下身架。
从地域分布看,企业贷款大都分布江浙沪地区,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实体经济活跃。稳定可观的现金流,稳住了盈利,多年的深耕,也让民营企业成为宁波银行的“死粉”。
近十年的数据表明,宁波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544亿元增长到2199.41亿元,服务的小微企业客户数从6.57万户增长到27.78万户。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业界也是遥遥领先。
不过,金融界的“快钱时代”并能持续太久:市面上的银行实在太多了。仅仅在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就达到68家。很多民营企业家发现,它们被视为座上宾,甚至生日,都能收到银行的礼物。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已降至1.52%。虽然宁波银行得益于专做高利息的小微贷款,以1.86%的净息差高于行业均值,但净息差连续多年持续收窄。
这意味着,银行要在存放贷环节获取高利润,再无可能。
比拼服务和产品的时代到了。顶着“小招行”美誉的宁波银行,开始布局消费贷和租赁赛道,除了金融服务,甚至还帮助客户“赚好钱”“省好钱”。
据说宁波当地一家全国知名的数码配件生产企业一年能耗费用超过500万元,经过宁波银行提供的能源诊断服务后,每年节省电费近20万。这样的出击,确实能打动“抠细节”的民营企业家。
“抠细节”的宁波银行,还是“省钱专家”。2024年,其存款成本降了0.07%,第四季度存款成本直接降到2%以下,创下近两年新低。
当然,宁波银行的生财之道并不只有这些。其本身就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之类的9个利润中心,旗下的子公司还有永赢基金、永赢金租等4个利润中心,多方合力出击,整体赚钱能力就变得更强了。
体现在数据上,2024年,宁波银行非利息收入186.3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27.97%。
和其他宁波企业一样,宁波银行也有着能省能赚的AB面。而在用人上,亦是不拘一格。
在高管团队部分,宁波银行给年轻人的机会巨大。1970年出生的罗孟波接替俞凤英当行长时,年仅41岁。
2015年8月,1981年出生的马宇晖被提拔为副行长,后出任控股子公司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当时公募基金行业中最年轻的掌舵人。
2019年8月,1979年7月出生的庄灵君被提拔为副行长,3年后,这位历史专业出身的银行人升任行长。
2021年3月,1984年3月出生的章宁宁被提拔为副行长。
2024年2月,1982年8月出生的王丹丹被提拔为副行长……
这一波波年轻化的提拔消息,每次都会成为舆论焦点,让同为年轻人的职场人感慨:为何没有入局其中?羡慕嫉妒恨背后,是对人才的另一种吸引力。
事实上,人才的培养来自于不断练级。在陆华裕等高管影响下,苦干、死干也渐渐成了这个银行的风格:员工不但得是狼,还得是战狼。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估算,2019年宁波银行企业客户总数达38.17万户,个人客户达1384万户。平摊下来,每名对公客户经理要维护74家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经理要平均对接2824人,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和生逢其时惺惺相惜。
21年前,宁波银行召开员工入股动员大会,1100多名员工中最后有近900人入股,募集资金3.6亿元。那时,对于入股大家半信半疑,充满了疑惑。21年后,这俨然被视为许多人人生中最为成功的一次投资。
来源:聪明冰淇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