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多地蛋价呈“先跌后涨”趋势,而黑龙江、吉林走势出现背离,呈“先稳后涨”走势,其中5月中旬涨幅超预期。截至5月14日,全国主产区均价3.27元/斤,而黑龙江、吉林均价分别达3.72、3.50元/斤,高出其他产区0.30-0.50元/斤。背后推动东北蛋价超预期
【导语】5月多地蛋价呈“先跌后涨”趋势,而黑龙江、吉林走势出现背离,呈“先稳后涨”走势,其中5月中旬涨幅超预期。截至5月14日,全国主产区均价3.27元/斤,而黑龙江、吉林均价分别达3.72、3.50元/斤,高出其他产区0.30-0.50元/斤。背后推动东北蛋价超预期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一、水稻插秧遇端午 市场需求提升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正值东北地区水稻插秧时节,其中黑龙江为我国水稻产量大省,农忙时节终端多以简单饮食为主,受其影响鸡蛋需求快速提升。其次端午节在东北地区为重要节日,受端午礼盒备货提振,黑龙江、吉林阶段性出现货源偏紧现象。5月东北内销走货偏好,支撑东北蛋价处于产区高位。
二、淘鸡出栏量增多 局部大码稍紧
4月至今蛋鸡养殖利润持续亏损,多数养殖单位看空后市加快老鸡淘汰速度,顺势淘汰产蛋率偏低的老鸡。截至5月第1周,东北代表地区淘汰鸡出栏量为9.31万只,环比增加4.26%。由于近期养殖端的集中淘汰,目前东北市场可淘适龄老鸡偏少,局部市场出现大码蛋紧缺的现象,利好蛋价。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三、低气温 蛋品易存储
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其中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温度已达到30°以上,而东北地区当前温度维持在10-20°之间。由于气温凉爽适宜,鸡蛋存储时间较长(当前鸡蛋可存放15-20天),支撑东北市场各环节正常流通,养殖端及贸易端均维持低位库存。
综合来看:“插秧季、淘鸡增、低气温”三大因素支撑东北蛋价处于产区阶段性高位。临近下旬,东北春播季接近尾声,当地利好因素陆续消退。高价市场走货较前期稍有见缓,叠加外围粉蛋价格偏差,预计短线东北或随外围延续偏弱态势,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但考虑到端午节日仍有支撑,节前跌幅或受限。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深圳创世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