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搅动了中美贸易的“池水”。美国宣布暂停24%的关税并取消多项加征关税,这一消息让美国客户彻底“疯狂”,中国外贸企业的电话被越洋咨询“打爆”。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搅动了中美贸易的“池水”。美国宣布暂停24%的关税并取消多项加征关税,这一消息让美国客户彻底“疯狂”,中国外贸企业的电话被越洋咨询“打爆”。
浙江宁波的外贸老板娘李芳,手机上57通未接来电都是美国客户的催单电话,不是催着“今天必须订到舱位”,就是哀求“哪怕分批发货也行”。深圳宝安的电子厂老板陈辉,邮箱每天收到200多封加急邮件,有的客户甚至直接甩出“违约赔偿条款”,威胁“10天内不发货,200万定金打水漂”。东莞某沙发厂的业务员也透露,美国客户连样品间的展品都要抢走。
为何美国客户如此着急?原来,此前受高关税影响,美国商家库存告急。美联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降至1.12,比疫情前暴跌37%。洛杉矶零售商协会数据也显示,当地家居卖场库存周转天数已暴跌至14天,创下20年最低。
然而,当中国企业准备发货时,却遭遇了“一船难求”的困境。“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表示,5月底前往美国的航线已接近爆舱状态。盐田港的集装箱卡车排队长达15公里,司机们带着铺盖卷在驾驶室过夜。上海港的货代公司张贴“悬赏令”:“抢到一个美西舱位,奖2000元”。某航运APP数据显示,美西航线现货价已飙升至1.8万美元/FEU,较去年同期暴涨120%。
造成“一船难求”的局面,一方面是关税下调刺激了美国客户的采购欲望,订单量呈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此前因关税战,船公司大幅削减中美航线运力,转向欧洲及拉美市场,全球航运市场运力本就有限,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满足突然激增的需求。
面对这一困境,中国企业各显神通。苏州贝昂智能选择提价并精简产品线,专注“刚需商品”。深圳一代国际物流则依托自建美国物流品牌3PEExpress,抢占运输主动权。更多企业瞄准90天窗口期,加紧向美国海外仓囤货,以规避未来政策风险。
这场由关税掀起的风暴,既是中国外贸韧性的试金石,也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关税波动和政策不确定性促使中国企业加速风险防范,思考如何在巩固制造优势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应对国际经贸环境的复杂挑战。
#中企 #美客户 #一船难求 #中美贸易 #关税下调
来源:真相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