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画,自古以来便与诗有不解之缘。在古人眼里,一花一叶,一树一石,一山一水,看似平凡的景致,往往被赋予诗的因子。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体系中,画谓之无声诗,诗与画之间有着如鱼水般的密切关系,因二者意境相通,无论是诗境还是画境,皆为创作者志向、意趣、风骨、修养等精神世
主办单位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云南美术馆
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云南画院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青年艺创中心
承办单位
广州鲁逸文化
总策划
罗江
策展人
许晓生
展览总监
朱平
展览负责
王铃灵、徐辉龙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16日——5月27日
开幕时间
2025年5月16日下午4:50
展览地点
云南美术馆 一楼1号、二楼3号、三楼6号、四楼7号展厅
前 言
中国画,自古以来便与诗有不解之缘。在古人眼里,一花一叶,一树一石,一山一水,看似平凡的景致,往往被赋予诗的因子。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体系中,画谓之无声诗,诗与画之间有着如鱼水般的密切关系,因二者意境相通,无论是诗境还是画境,皆为创作者志向、意趣、风骨、修养等精神世界的体现。中国画一直讲究对诗的意境的体现,以妙得天然之趣为至上,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的意境,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在古人的眼中,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心灵的抒发与志趣的寄托。山川之巍峨、溪流之潺潺,皆能触动人心,引发无限的遐想与诗意。同样,花鸟画亦非简单的物象描绘,而是画家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命之美,传递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只鸟,都在画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诗与画的完美交融。
诗画一体,不仅是古典美学的至高境界,更是形式、内容,功能上的完美融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内在的精神气质。在艺术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赋予古老的中国画体系以新的生命,重新审视传统中国画的诗意传统在当今的文化深意,是当代中国画创作面临的课题。探寻中国、画中的“诗意”传统,是一种回归中国文化根脉的心灵之旅,也是一种对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的接续和延展。
“诗意中国·当代中国画邀请展”,邀请当代画坛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参展,聚焦于艺术家笔下诗意的造化意态,以专题及个案的形式展呈艺术家眼中的诗意中国,他们将诗情与画意的浪漫结合,根植于中华美学的文化世界,通过反观自身贴近历史、追求纯明的艺术理想。当诗性心灵和鸣时代脉搏,连接古今的诗画意境从不息的艺术创造力中奔涌而来,彰扬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来源:当代岭南)
方土作品欣赏
方土 六盘水彝族乡营上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贵州六盘水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畅游北盘江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六盘水盘州市普古彝族苗族乡营上即景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珠江源头所见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珠江源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云南曲靖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远方来客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六盘水农家小院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贵州北盘江玉舍镇林场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珠江发源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珠江溯源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贵州花湾公园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方土 六盘水玉舍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画家简介
方土,1963年生,广东省惠来县人,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影6年,1992年入职广州画院,历任专职画家、副院长、院长。2019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历任人物画所副所长、美术馆馆长。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总召集人,一级美术师。
2017年荣获“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擅长大写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及实验水墨。主要作品入选8、9、10、12、13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多次参加各类学术邀请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举办个人画展10余次,出版个人专集20余册,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人物故事”“美术里的中国”等。
来源:文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