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书屋推广过程中,身穿红马甲的村民志愿者成为连接“云端”与田埂的重要纽带。“点这里选戏曲,按这个键能调大字号。”志愿者们手把手教留守老人使用听书功能。线上,积极发挥村民微信群的作用,广泛宣传“数字书屋”的二维码,鼓励村民扫码阅读。
大河网讯 近日,焦作沁阳市王曲乡充分利用现有的农家书屋资源,在辖区39个村的农家书屋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详细介绍“数字书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在数字化书屋推广过程中,身穿红马甲的村民志愿者成为连接“云端”与田埂的重要纽带。“点这里选戏曲,按这个键能调大字号。”志愿者们手把手教留守老人使用听书功能。线上,积极发挥村民微信群的作用,广泛宣传“数字书屋”的二维码,鼓励村民扫码阅读。
走进任何一座农家书屋,门前的“数字书屋”二维码格外醒目。“扫一扫就能看戏曲大片,这个二维码真是把文化送到家门口了!”王曲乡夏庄村村民李大爷在农家书屋门前,用手机扫码观看本地。数字书屋涵盖党政理论、影视、戏曲等六大板块,特别开设的“地方特色”专栏收录地方史、民俗等特色内容。系统设置的“听书”功能尤其受欢迎,72岁的老人王大爷每天拿着手机:“眼睛花了就看不了书?现在有听书功能给我读《杨家将》呢!”
数字化阅读不仅带来知识更新,更培育着文明乡风。正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所言:“当手机屏幕映照的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知识的光芒,这就是最好的移风易俗。”据统计,数字化书屋上线13天以来,总访问量突破200人次,其中戏曲专栏播放量达50次,成为最受欢迎的内容。
“下一步,王曲乡将继续加大‘数字书屋’的推广力度,不断优化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让阅读成为村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推动全乡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卫淑雨)
编辑:林辉审核 :朱丽文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