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丰田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财报,这家日本汽车巨头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实现营业收入48.04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万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达4.7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64亿元。
尽管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风头正劲,但将其置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审视,丰田汽车展现出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统治力仍不可撼动。
根据丰田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财报,这家日本汽车巨头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实现营业收入48.04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万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达4.7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64亿元。
其营业利润率稳定在10%水平,不仅远超大众集团5.9%和特斯拉7.2%的利润率,更将中国车企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比亚迪(5.2%)和长城汽车(6.3%)甩在身后。
1、毋庸置疑的全球霸主
数据对比直观呈现了中外车企的体量差异,2024年比亚迪全年营收7771亿元人民币,不足丰田同期营收的三分之一;其402.5亿元的净利润,仅相当于丰田的六分之一。
若将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七家中国主流车企的营收相加,总规模方能与丰田抗衡,但这些企业净利润总和仍不足丰田的三分之一。
这种差距在行业利润率指标上更为显著: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已从2020年的6.2%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9%,显著低于全国工业企业5.39%的平均水平,折射出国内市场过度内卷的残酷现实。
丰田的全球统治力在销量端同样得到印证,2024年丰田全球销量达1082.15万辆,虽同比微降3.7%,但仍比排名第二的大众集团多出整整100万辆,连续五年稳居全球汽车销冠宝座。
这种规模效应直接转化为盈利优势:丰田单车盈利水平远超行业均值,其全球化布局和供应链管控能力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反观国内车企,价格战引发的连锁反应已波及整个产业链,从车企减薪裁员到经销商退网倒闭,过度竞争正在透支行业长期发展动能。
横向对比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丰田的盈利优势更为突出,大众集团2024年实现营收2.55万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502.87亿元;现代起亚集团营收1.41万亿元,净利润1214亿元;Stellantis集团营收1.2万亿元,净利润仅419亿元。
丰田不仅在营收规模上保持领先,其盈利质量更展现出压倒性优势,这种差距本质上反映出中外车企在全球化程度、品牌溢价能力和技术变现效率上的代际差异。
丰田汽车今日的产业霸主地位,不仅源于其精进的制造工艺与全球化布局,更深植于日本家族企业独特的传承哲学之中。
作为丰田帝国的第三代掌门人,丰田章男虽仅持有公司2%的股权,却通过丰田集团与三井财团交叉持股的复杂网络,牢牢掌控着这家汽车巨轮的航向。
这种看似反直觉的股权结构,恰恰折射出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深层逻辑——比起血缘的纯粹性,他们更看重经营智慧的延续与家族品牌的永续经营。
2、日本家族企业的超血缘继承方式
丰田这种传承智慧在日本商界有着千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养子制度"文化。
在日本商业文明中,"家族"概念的内涵远超传统血缘范畴,这种独特的认知根植于日本社会对"家业"的特殊理解——家族并非单纯由血缘联结的亲属群体,而是以共同事业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
当这种古老智慧投射于现代企业治理,便催生出以能力为本位的代际传承制度,构建起日本家族企业绵延百年的生存密码。
日本家族企业将家业存续视为家族繁荣的根基,形成"家业不灭则家族不衰"的生存哲学,为避免事业分散,企业往往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单一继承者。
但与西方家族企业不同,日本商界突破"养子继承"的桎梏,建立起"择优而立"的选拔机制:次子、三子乃至旁系子弟均可成为候选,若家族内部无合适人选,则通过收养养子完成传承。
这种"养子继承制"将家业延续置于血缘纯粹性之上,确保企业始终由最具经营才能者掌舵,作为养子继承制的进阶形态,"婿养子"制度更彰显日本企业的实用主义智慧。
企业主会选拔能力出众的青年才俊收为养子,令其改姓并迎娶家族女儿,从而在法理与情感层面构建双重纽带。
据统计,日本家族企业中约25%通过婿养子实现代际交接,松下电器、丰田汽车等巨头皆循此道,三井财阀创始人三井高利"宁生千金不生男"的感慨,恰道破该制度精髓——以能力为唯一标尺,打破出身与阶层壁垒,为家族事业注入持续活力。
这种超越血缘的传承体系,本质是构建家业与人才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婿养子制度,日本家族企业实现三大治理突破:
其一,规避血缘继承的能力风险,确保经营智慧代际流转;
其二,创造超越雇佣关系的忠诚纽带,降低代理人成本;
其三,形成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寒门才俊有机会跻身企业核心。
当中国家族企业面临"二代接班"困境时,日本商界"能力本位"的传承智慧,或许能提供破局密钥——唯有将企业存续置于血缘之上,方能铸就真正的百年基业。
3、家办在家族传承中的重要性
在日本家族企业突破血缘桎梏的传承智慧中,我们看到了制度设计对基业长青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一治理哲学在当代正通过家族办公室的专业化运作焕发新生。
丰田汽车通过交叉持股网络实现"去血缘化"控制,三井财阀借婿养子制度构建世代利益共同体,这些实践本质上都是将家业视为动态传承的共同体。
当代家族办公室正将此类东方智慧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理方案:通过双层股权结构、家族信托等工具实现财富传承,以家族宪章、接班人计划培育组织能力,更提供税务筹划、网络安全等专项服务。
其战略意义在于,将"家业即信仰"的文化基因与现代公司治理相融合,助力高净值家族完成从资产交接到组织能力永续的升维。
丰田的治理实践恰成典型范本:虽未设立形式化家办,却通过股权网络、职业经理人协作机制构建起隐性治理体系。
当丰田章男将独子派驻科技前线,当企业通过人事革新持续激活创新,这种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精妙运营,与家族办公室培养全球视野接班人、设计股权激励的职能不谋而合。
丰田案例揭示的真谛在于:真正的基业长青,需要制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动态平衡,这对中国家族企业极具启示——在引入家族办公室制度时,既要借鉴现代治理工具,更需领悟东方商道中"家业共同体"的传承哲学。
来源:小楹说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