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1 21:41 1

摘要:播种前需深耕25-30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配合施用磷钾肥。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

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对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花生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一、选地与整地

花生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中。

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作物为佳,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

播种前需深耕25-30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配合施用磷钾肥。

整地要做到"深、细、平、实",为花生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

目前主推的高产品种有:

1. 大果型品种:如鲁花11号、花育25号等,适合商品化种植

2. 高油酸品种:如中花24号等,油酸含量达75%以上

3. 早熟品种:如豫花15号等,生育期110天左右

建议选择经过当地试验示范表现良好的品种,并注意定期更新换代。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破损、霉变籽粒。

可进行以下处理:

1. 晒种:播种前晒种2-3天,提高发芽率

2. 药剂拌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拌种,预防土传病害

3. 根瘤菌接种:对新垦地或多年未种花生的地块尤为重要

四、适时播种

春花生一般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时播种,黄淮海地区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夏播花生要抢时早播,最迟不晚于6月中旬。

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每亩1.8万-2.2万穴,每穴2粒。

播种深度3-5厘米,墒情差时可适当深播。

五、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处要尽早补种

2. 中耕除草:苗期至开花前中耕2-3次,结合培土

3. 科学灌溉:花针期和结荚期是需水关键期,遇旱要及时灌溉

4. 合理追肥:开花下针期追施氮钾肥,结荚期喷施叶面肥

5. 化控防倒:对旺长田块可在盛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六、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青枯病、根腐病等,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

虫害以地下害虫和蚜虫为主,可用辛硫磷等药剂处理土壤或喷雾防治。

推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七、适期收获

当植株下部叶片脱落,荚果网纹清晰,种皮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

收获过早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晚易造成落果损失。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方可入库贮藏。

八、轮作倒茬

花生忌连作,一般应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可有效减轻土传病害发生,提高土壤肥力。

在重茬不可避免时,要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

种植户要特别注意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管理措施,如遇特殊天气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花生稳产高产。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举报-反馈

来源:多彩糯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