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教评融合,赋能未来——新课标背景下剑桥英语教学评融合与实践研讨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行。知名行业专家学者与5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英语教师、教研员围绕英语教学新趋势、测评体系革新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日前,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教评融合,赋能未来——新课标背景下剑桥英语教学评融合与实践研讨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行。知名行业专家学者与5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英语教师、教研员围绕英语教学新趋势、测评体系革新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文新教授介绍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服务基础教育的使命担当,在“双师型”教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表示学校致力于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蒲善娟表示,当前基础教育面临教学与评价深度融合的时代课题,评价改革不仅有助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更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深度转型。本次会议搭建了学界与实践界交流的平台,彰显了教育出版机构在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以“数智时代教师测评素养能力提升路径”为题,深入阐述了教师如何在AI技术深度嵌入教育场域的背景下,转向聚焦语言真实运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他强调,教师应具备设计与实施综合性测评的能力,推动“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剑桥大学出版社与考评院华南区域渠道拓展经理郑德宇介绍了剑桥英语测评体系如何通过回播、反馈与调节机制,助力教师实现有效教学评一致性,提升学生在AI时代下的沟通力、思维力与适应力。
IATEFL(国际外语教师协会)前任主席Herbert Puchta从思维能力发展的视角,分享了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元认知策略有机融入英语教学的具体做法。他认为,在快速变动的全球教育生态中,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成长需求,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与自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何润青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三大趋势展开分析,强调以“单元目标”为引领的教学设计与“持续性评价”机制的协同构建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剑桥大学出版社大中华区认证与学术经理毕诗惠阐述了如何通过考试、教材与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真实建构。外研社教师培训部培训师刘祉歆则介绍了外研社依据剑桥体系本土化开发的分龄英语学习方案,助力教师实现高效教学与精准评价的统一。
剑桥TKT中心项目负责人古俊灵主持“大湾区外语教学评教师联盟”成立仪式,标志着区域内在英语教学与测评一体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构建高质量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了全新平台。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授权宣讲师禹晨姬深入解读TKT(Teaching Knowledge Test)证书,系统介绍了其模块设置、考核重点及全球认可度。卓越教育教学总监张云阐明了TKT如何驱动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精进,实现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的专业跃迁。
据悉,本次研讨会紧扣英语教育前沿议题,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不仅推动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落地,也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文|记者 孙唯 通讯员 石俏杨图|主办方供图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