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多名会员参与“云端种茶”,背后竟是精心编织的“致富”假象 | 护航“三农”特别策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4:58 1

摘要:2022年5月,四川省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民警接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的线索,在社区内出现了一家名为“昕泽源梦”的茶酒体验店,每天有大量人员聚集。民警发现该门店存在一连好几天人潮涌动的情况,并且参与人员的情绪都异常高涨。

我说我目前没有工作

她就说

可以尝试一下她们的项目

可以自己种茶

网上种茶,坐等赚钱?

2022年5月,四川省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民警接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的线索,在社区内出现了一家名为“昕泽源梦”的茶酒体验店,每天有大量人员聚集。民警发现该门店存在一连好几天人潮涌动的情况,并且参与人员的情绪都异常高涨。

民警进入店中了解情况,店里的李大爷主动向民警介绍,称他们在这里进行投资。他拿出手机展示起一款名为“圆梦茶海”的软件,解释称在这上面可以种茶叶、收获茶叶,还能够挣钱。此时,李大爷已经陆续投入了8万元,而手机软件上显示,他已经连本带利积蓄了10多万元。

李大爷表示自己也是在偶然间接触到了“云端种茶”项目。在散步时,他被一家茶酒体验店的工作人员热情邀请进店。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云端种茶”项目,建议没有工作的李大爷少投入一些试试。李大爷觉得投入不多,便跟着操作上了。

除了像李大爷这样被店面宣传吸引而加入该项目的情况外,还有的人是经亲朋好友介绍参与其中的。

曾先生与罗女士是十多年的好友。罗女士向曾先生推荐了“云端种茶”项目。曾先生深信公司实力雄厚,决定尝试,还向亲朋好友推荐。后来,曾先生因参与该公司营销活动丢了原本稳定的工作,还背负了十几万元债务。

“云端”下的层层链条

民警立即对品鉴店展开调查,发现宣传理财产品这一行为明显超出了该店正常的经营范围。

经了解,这款“圆梦茶海”App由陕西泽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旗下还注册了多家看似与种茶相关的公司。民警前往这些公司的经营地点走访,却发现这些公司都没有实际经营业务,也没有纳税记录,账面上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警方发现宣传中的万亩茶园根本不存在,该公司实际上只是在当地租用了几块地。每当有新会员加入,公司便安排人员带领他们参观这几块地,刻意营造实力雄厚的假象,欺骗投资者。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圆梦茶海”的盈利模式暗藏玄机。它的收益分为静态收益与动态收益。静态收益就是种植虚拟茶树获取的收益,可虚拟茶叶每天都能收获,这与现实中茶叶一年最多两次的收获期严重不符,根本无法与线下茶园实际效益相匹配。而动态收益则要靠发展会员来实现,发展的会员越多,层级越多,充值金额越高,团队长获利就越高。

警方发现,每发展一名新会员,推荐人可获得第一层加入会员10%的分红,上一层推荐人可获得4%的分红,还有根据伞下成员静态收益按5%、4%、3%、2%等不同比例提成的“服务红包”。这种复杂的返利制度,明显符合网络传销的特征。

随着调查的深入,民警还发现,每当内江区域新增一名会员,就会有一个固定账号产生收益。经过抽丝剥茧,民警确认该账号持有者罗某,正是内江区域的实际负责人。而罗某,竟然就是曾先生那位交往十多年、向他介绍“云端种茶”项目的好友罗女士。

终结“种茶”闹剧

据调查,“圆梦茶海”App已成功吸纳7万多名会员,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网络。

就在警方准备实施抓捕行动时,有群众向警方提供消息,贵州昕泽源梦茶业有限公司计划在泸州召开骨干级别以上大会,董事长徐某、地区总代理及各团队长等核心领导层将悉数到场。

警方决定就此展开抓捕行动,抓获了包括董事长徐某、内江地区总代理罗某,以及区级代理、品鉴店负责人吕某在内的20多名团伙人员。

随后,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徐某等人宣称的公司上市纯属虚构。民警前往上海的交易所调取资料,证实徐某虽递交了资料,但根本不具备上市条件,也未获得任何批准。所谓的上市,不过是他们为了掩盖公司即将暴雷的事实,继续欺骗投资者的手段。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们还精心设计了看似只有两层的层级关系,却在暗地里以“服务红包”“管理奖”等名义设置了很多层级的获利模式,以此来掩饰传销的本质。

2022年9月,徐某、罗某等9人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依法判决徐某等9人三到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到60万元不等。

普法时间

Q1:

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开展在线种茶业务从中牟利,并声称只是一种新型的投资理财方式,但最后被定性为传销犯罪,为什么会这样定呢?

A1:

第一,该犯罪团伙要求参与人必须购买虚拟的土地、茶树才能够获得发展下线的资格,虚拟的产品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一般称为“入门费”。第二,犯罪团伙设置了多层次的返利制度,引诱参与人不断地发展下线,继续去购买虚拟产品,这一般叫“拉人头”,传销组织呈现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人员层级达到了189级。第三,犯罪团伙通过故意歪曲国家的政策,虚构盈利的前景,实际上掩饰、隐瞒了其非法牟利的事实。

Q2:

犯罪分子利用所谓“云种植”的形式来进行传销,此类犯罪它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A2:

近几年公安机关办理类似的案件办得比较多,在这些案件中犯罪分子一般会采取如下几种手段:第一,犯罪分子一般会故意地歪曲、贴靠国家政策,比如乡村振兴、智慧农业来营造“高大上”的形象。第二,犯罪分子会通过线上线下虚假宣传,来欺骗投资人。第三,犯罪分子会夸大产品的功效、市场的需求或者市场升值的空间来虚构盈利的前景。但是无论犯罪分子如何包装,都会要求参与人来交纳“入门费”或者“拉人头”这些传销的本质手段来非法牟利。

Q3:

此类犯罪一般会顶着“绿色经济”“乡村振兴”等等噱头,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该如何识别和预防?

A3:

凡是要交纳所谓的“入门费”或者“拉人头”的投资项目,要自觉抵制,坚决远离。一旦参与,很有可能就会陷入传销的骗局,害人害己。

来源:广西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