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老牌的购物节,“618”和“双十一”一样在国内消费群体中具有深远影响。然而,随着购物节越来越多,大小促销活动日益频繁,618“泯然众节”并由于规则复杂逐渐被消费者诟病。
作为老牌的购物节,“618”和“双十一”一样在国内消费群体中具有深远影响。然而,随着购物节越来越多,大小促销活动日益频繁,618“泯然众节”并由于规则复杂逐渐被消费者诟病。
今年,各平台基本上都心照不宣开始简化游戏规则,并延长周期,试图挽回消费者芳心。相比往年20天左右的促销周期,2025年618整整延长了近一倍,达到37天。今年主流商家均宣布在5月13日开始大促活动,时间覆盖范围首次被提前至五月中旬。
天猫
作为吸引消费者增加购买量的促销方式,此前满减活动曾因凑单麻烦、平台计算规则复杂等问题屡遭吐槽。今年天猫618删繁就简,剔除复杂规则,主打“官方立减”,即买一件就能减,力度为15%,相当于85折。
在此基础上,可再叠加88VIP大额消费券、行业品类券(美妆券、服饰券等)、直播间红包等优惠,同时设置了最低价校验防控先涨后降,价保时间将从消费者付款至7月5日。
淘宝天猫还上线了商家即将超时退款外呼预警,新增“异常退款投诉”入口,体系化升级商家面对异常订单退款的处理能力,保障商家618期间安心经营、提效增收。
京东
今年,京东618在活动节奏上采用双促联动模式。5月13日晚8点,心动购物季率先开启,直至5月28日24点结束,为消费者拉开一场预热狂欢的序幕。紧接着,5月31日晚8点,京东618正式启幕。
据了解,京东将整合“满200减20神券”、“跨店满减”等基础玩法,并推出惊喜日、超级秒杀日、百亿补贴日、超省特价日、超级直播日、PLUS会员日、万店秒杀日等主题促销活动,形成多维度营销矩阵。
今年京东618还针对试用频道设计了“试用盛典”活动。平台希望利用“先试后买,低价尝鲜”的消费心智,为商家做大促蓄水。“试用盛典”分为试用排位赛、618抢先试、超值狂欢三个阶段。平台会通过免费掉落、一元试用、6.18元套装等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使用产品,为品牌积累试用用户。商家可以重点关注POP KA品牌试用品、6.18元组套产品、大牌爆款试用产品等货盘。
另外,京东618还面向即时零售领域的商家设置了激励机制,秒送商家和外卖商家分别达到不同广告金投入的目标任务后,会得到相应的返点奖励。
抖音
2025年“抖音商城618好物节”于5月13日0点率先上线,平台推出立减15%、一件直降等系列优惠活动。抖音电商投入百亿消费券,补贴爆款好物,用户每人最高可领2280元。首轮消费券将于5月13日0点至5月16日24点发放。
活动期间,平台将通过短视频、直播、商城、搜索等多个购物场景呈现海量优质商品,涵盖多品类。超值天团直播间、大牌钜惠、超值购万人团、多人团和大牌奥莱等玩法将提供多元消费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
本次618大促横跨端午节、儿童节、非遗日等多个节点,抖音电商还将结合不同的节日氛围推出宝藏原产地、非遗好物大赏等专属活动及货盘,满足特定人群的购买需求,激发消费热情。
5月8日举办的618招商大会信息显示,大促期间,平台将投入亿级现金补贴和千亿级流量资源,持续推进商品卡免佣、升级节盟计划、加码千川激励等政策,帮助商家提高经营效率。
5月13日,拼多多正式启动一年一度的618大促活动,活动将持续至6月20日,较去年提前一周。与往年不同,今年平台对部分受邀品牌商家放宽了价格限制,不再强制要求“全网最低价”,转而推行“同款同价”政策,同时强化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措施,要求所有打标商品必须提供“降价补差”服务。
拼多多此次大促对受邀品牌商家开放了专属报名通道,允许其仅需对标店铺内同款商品价格,无需参与全网低价竞争。这一调整旨在降低商家参与门槛,同时吸引更多品牌入驻。平台还向广告商品倾斜补贴资源,通过发放优惠券提升订单量,并放宽报名时的建议价限制。
本次大促的亮点在于对“降价补差”服务的强制性要求。所有在搜索页、会场等场景下打上“618活动”标签的商品,均需提供价保服务。
此外,大促期间成交的商品价格不计入“历史最低价”,避免影响商家后续定价策略。
美团
今年“618”,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健康商品的需求,美团买药旗下快递电商业务不仅将大促活动提前至5月6日,更推出药品和营养保健品类的低价商品专区,率先为美团今年的“618”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从目前来看,区别于日常电商玩法,美团买药不设商品预售、商品直降价,不用凑单、免去满减计算优惠金额等繁琐操作,价格力加持“不怕比价”,并且每天还可以抢“5折神券”享受折上折。
结语
整体而言,今年主流电商平台的整体玩法都趋于简单,或许未来的购物节,将不再需要“37天”的漫长周期证明存在感,而是逐渐褪去数字竞逐的喧嚣外衣,转向一场更为务实的价值重构。
当平台不再执着于用延长的促销周期和复杂的规则刺激消费数据,而是简化玩法、强化服务保障、聚焦长期用户价值时,这场年中大促会更加回归本质:对消费者而言,无需“精算”即可获得的真实优惠,与透明的价格保护机制,正在成为比折扣力度更重要的体验标尺;对商家而言,大促的意义也从短期冲量转向用户沉淀与品牌长效经营——当低价竞争让位于服务与信任,或许才能真正激活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
来源:动点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