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天,领克把交车现场办进了自己的成都工厂,也把一个“与众不同”的造车理念搬到了用户面前。不是喊口号,而是用一辆车、一场活动,回应家庭用户对“大六座”的真正期待。
“你觉得SUV最重要的是什么?空间、智能、安全,还是能让全家人都说好?”
在5月14日的领克900上市品鉴暨交付仪式上,很多成都用户找到了答案。
这一天,领克把交车现场办进了自己的成都工厂,也把一个“与众不同”的造车理念搬到了用户面前。不是喊口号,而是用一辆车、一场活动,回应家庭用户对“大六座”的真正期待。
从工厂开始,重构用户信任
不同于常见的新车发布会,领克把交付仪式开在了成都智慧工厂里——车主们不仅提了车,还实地参观了自己的爱车是如何生产的。智能焊装、自动化涂装、数字总装,每一步都在告诉大家:这不是一个“PPT造车”的品牌。
一位准车主一边拍照一边感叹:“以前只在视频里看别人提车直播,这次我是真把‘直播间’搬进工厂了。”
这种“自揭后厨”的方式,其实正是领克打造品牌信任的底气。在“智能”、“国产”、“高端”这些标签越来越卷的新能源时代,用户对车企讲故事的耐心已经被用得差不多了——他们更想看到的是:你敢不敢给我看真东西?
六个座位,重新定义“旗舰”
如果说智能制造是这场活动的“外壳”,那真正让人停下脚步的,是领克900本身这辆车。
这是一款以“智享百变旗舰大六座SUV”为定位的新物种,价格落点28.99万至39.69万元,在目前新能源大六座市场里算不上便宜,但也绝不贵。
但关键是,它并不是单纯拿一个七座SUV改成六座,而是真的从架构出发重构了“六座”的价值。
无论是“六座皆C位”的座椅布局,还是首发的旋转座椅、天地门设计,领克900都在试图摆脱传统SUV第三排“应付式存在”的窠臼——不是“多两个座”而是“多一种家庭出行可能”。
再结合Flyme Auto智能座舱、2.0T动力组合、全域安全架构等配置体系,这款车的核心思路其实很清晰:不再卷马力和屏幕,而是卷实用和体验。
它像是在问整个市场一个问题:你到底是造一台全能车,还是只是造了一个更大的电动玩具?
不是造势,而是沉下来做产品
在许多新势力热衷讲IP、搞情绪价值的今天,领克正在尝试用更朴实的方式,与用户建立长期连接。
有人说,这车卖得好不好还要看终端市场反应。但在我们看来,领克900最值得关注的不是销量,而是它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智能”和“新能源”已经成为车圈标配之后,谁能真正抓住“家用”这件事的本质?
这一次,领克给出的答案,是一台不再将就、不再模仿的六座SUV。
来源:每日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