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鹰教育王金海对话清华大学张宏杰:曾国藩的处事智慧和家教启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6:06 1

摘要:5月14日,新的一期《王金海会客厅》继续精彩开播。扶鹰教育创始人王金海老师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知名作家张宏杰老师,共同探讨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和家教理念。

5月14日,新的一期《王金海会客厅》继续精彩开播。扶鹰教育创始人王金海老师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知名作家张宏杰老师,共同探讨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和家教理念。

修身:笨功夫与长期主义的力量

张宏杰老师指出,曾国藩一生都在强调“笨功夫”和“长期主义”。他从不投机取巧,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曾国藩曾说:“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他的处事哲学。曾国藩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真正取得成功。他本人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曾国藩考秀才考了 7 次,用了 10 年时间,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在 27 岁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进士之一。

曾国藩的长期主义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修养上,还体现在他的家庭教育中。曾国藩认为,教育孩子要从长远出发,不要急于求成。他强调,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最关键的是形成好的习惯,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成绩。曾国藩自己在 30 岁之前也曾经睡懒觉,但他在 30 岁之后立志早起,并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王金海老师补充道,曾国藩的这种笨功夫和长期主义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急于求成,总想着走捷径。然而,曾国藩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取得成功。王老师还提到,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建议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于追求短期的成绩,而是要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和坚持的精神。

齐家:家书里的反思与分享

张宏杰老师分享了曾国藩在齐家方面的智慧。曾国藩的家书里,从不骂孩子,反而常常分享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和反思。这种教育方式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曾国藩认为,通过分享自己的不足,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诚和努力,从而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曾国藩还特别强调“勤俭”和“谦逊”的家风。他认为,一个家庭要想长久兴旺,必须保持勤俭的作风,不能奢侈浪费。同时,他还教导孩子们要谦逊待人,不可骄傲自满。

王金海老师指出,曾国藩的这种教育方式对现代家庭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以权威自居,动不动就批评孩子。但曾国藩却用另一种方式,通过分享自己的不足,让孩子学会反思和自省。王老师还提到,父母的陪伴和理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建议父母们多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做实验,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识人:德大于才

张宏杰老师提到,曾国藩在用人方面有一句名言:“德大于才。”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更重要。曾国藩在用人时,特别注重一个人的“忠诚”和“担当”。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一个人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曾国藩还强调,用人要有一个长期的观察期,通过不同的岗位实习,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

王金海老师指出,曾国藩的用人哲学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只注重一个人的才能,而忽略了品德。但曾国藩告诉我们,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个人如果品德有问题,即使才能再高,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王老师还提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该注重品德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成绩和才能。他建议父母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责任感。

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

张宏杰老师指出,曾国藩一生都在强调反思和自我提升。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每天系统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这种反思的习惯不仅帮助他形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推动了他的事业成功。曾国藩还特别注重团队的反思和改进,他通过聘请幕僚,专门给自己提意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

王金海老师提到,反思的力量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成就,而忽略了反思自己的不足。王老师建议父母们在家庭中建立反思的机制,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家庭反思会议,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分享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家庭成员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这场直播对谈不仅让观众对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和家教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为现代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思路。曾国藩的笨功夫、长期主义、反思与分享、德大于才等理念,对现代家庭有着重要的启示。希望这样的分享能帮助每一位父母,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来源:正向教育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