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说本田汽车,在这个近乎所有合资车都在下滑的现状中,它跌得尤为惨烈。根据本田中国4月份的销量数据,该品牌仅仅只卖出了43629辆,与去年同期73831辆相比同比下滑了40.8%。而在1-4月份,本田中国的销量也才刚刚超过20万辆。
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
比如说本田汽车,在这个近乎所有合资车都在下滑的现状中,它跌得尤为惨烈。根据本田中国4月份的销量数据,该品牌仅仅只卖出了43629辆,与去年同期73831辆相比同比下滑了40.8%。而在1-4月份,本田中国的销量也才刚刚超过20万辆。
仅从本田的销量数据来讲,也是着实令人扎心的,毕竟它在前四个月的成绩,竟然都比不过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销量的断崖式下跌,也使得本田的利润非常不可观。5月13日,本田汽车正式公布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财报。财报显示,2024财年本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1.69万亿日元,但它在2024财年全年净利润仅为835.8亿日元,同比下滑24.5%。
可以说,如此巨大的利润下滑幅度,与本田在华销量惨遭“滑铁卢”不无关系。作为本田品牌的重要市场,它曾在2021年的时候在华卖出156万辆的佳绩,风头无两,可在2024年却硬生生跌到了85万辆出头。更别提2025年还在下跌,曾经被国人追捧的“神车品牌”,为何就这样逐渐被边缘化了?
事实上,我们也不否认,日系品牌在全球市场仍旧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技术储备。同时,在不少国人心中,本田身上的“耐用、省心、保值、开不坏”等标签也是存在的,这也是它能够在如此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仍旧能获得一批忠实用户追随的重要原因,毕竟本田的品牌影响力是多年好评攒下来的,这种认识在短时间内不会被摧毁。
不过,说句老实话,以本田现在的产品力来看,它在“卷生卷死”的国产车面前,还是显得有些老古董了。当国产车在卷智能、卷设计、卷空间、卷配置的时候,本田却还试图拿着十年前的内饰与动力来征服消费者,想想都觉得可笑。
当然了,本田的燃油基本盘也越来越不稳,4月份就只有CR-V一辆车销量破万台,诸如雅阁、皓影、思域等大家熟知的明星车型,竟然都只有四位数的销量,相较于以前的风光,本田的危急时刻早已到来。
更别提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中,日系车的优势也被斩断了。先不说动力领域就只有松下在苦苦支撑,就来看看以后很重要的智能化领域,本田确实很落后,无论是辅助驾驶还是智能座舱,都和国产车差了一个时代。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新能源车,本田也不是没有想过要转型。可结果就是,改革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放弃自己舒适区,去挑战新的未知领域,所以即便高层喊破嗓子,但又有谁真的甘心呢?
比如说曾经被本田宣传了很久的纯电品牌:烨。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却变成了本田S7,而这台车也是饱受争议,一上市就定下了25.99万-30.99万元的售价,立马遭到了全网炮轰。在新能源时代,本田还试图延续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这完全就属于盲目乐观了,这一价格放在国产车来看,本田S7难道不是随便被理想L6、小鹏G9等车吊打吗?
尽管后来它又挽尊推出了19.99万元-24.99万元的“一口价”,但即便降幅再大,压根也没有消费者买单,4月就卖出了62辆车,按这个趋势的话迟早都得退市。
写在最后
在燃油车时代,本田的产业链固然强大。可任何东西都是会改变的,而在新能源时代,本田在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上都难以撼动国产车的地位,再加上它还保持着傲慢的属性,不尊重中国市场又盲目自信,销量不滑铁卢才奇怪。可能再过三年,本田这个品牌在国内真的就无足轻重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言车有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