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6:30 1

摘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着手在民族地区培养发展党员,建立发展党的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在其纲领中对蒙古民族加入全国革命阵营及其前途等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并制定了初步的民族纲领,较早地在内蒙古地区(主要是热河、察哈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

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

法爱美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着手在民族地区培养发展党员,建立发展党的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在其纲领中对蒙古民族加入全国革命阵营及其前途等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并制定了初步的民族纲领,较早地在内蒙古地区(主要是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区)开辟了党的工作。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

培养发展内蒙古早期共产党人

党在内蒙古地区开辟工作是从培养发展该地区的共产党人开始的。中共北方党组织从发现、关怀、引导、培养革命青年入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倾注大量心血为内蒙古地区准备了可以担负艰巨革命重任的干部队伍。

早期的培养对象是在京津两地求学的内蒙古进步青年。在北京的荣耀先、在天津的韩麟符都曾亲耳聆听过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亲切教诲,受到过大钊先生的革命引领。他们是内蒙古地区最早接触、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以此二人为代表的内蒙古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直接参加了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五四运动,并把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回到内蒙古,唤起了家乡青年思想的觉醒,激发起他们反帝爱国斗争的热情。

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随着进步青年捎回来的进步书刊和他们回乡所作的热情洋溢的宣讲,源源不断地从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京输送到塞外内蒙古。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对内蒙古进步青年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在李大钊等人的指引和推动下,内蒙古地区进步青年开始了从接触马克思主义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再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这个过程的起点在北京蒙藏学校。党成立初期,李大钊就以北京蒙藏学校为主阵地,培养了最早一批少数民族共产党人。1923年1月,经李大钊等人介绍,韩麟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内蒙古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并被派往蒙藏学校开展党的工作。同年4月,经韩麟符等人介绍,该校土默特籍学生荣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内蒙古地区第一位蒙古族共产党员。

1923年夏蒙藏学校在绥远招生,荣耀先受校长委托利用暑期回乡之机动员家乡子弟报考蒙藏学校。临行前,他向党组织请示工作,得到指示:利用这次招生机会,多多物色进步青年来京读书。在他动员下,一批曾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参加过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的蒙古族青年在这年秋天考入蒙藏学校。同期,内蒙古东部地区也有一批蒙古族青年进入蒙藏学校学习。

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诞生地——蒙藏学校。(来源: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开学不久,李大钊就派人接触、了解、引导这批来自内蒙古的青年。当时在北方活动的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赵世炎等都曾到蒙藏学校以举办讲座、谈心交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讲解革命道理。李大钊也多次到蒙藏学校与他们亲切交谈,探讨民族解放问题,阐述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启发鼓励他们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党的指引下,这些青年学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迅速活跃起来。他们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参加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听讲座、论时事,革命觉悟越来越高。

从1923年寒假开始,中共北方党组织引荐他们中的积极分子陆续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蒙藏学校成立了团支部,这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成员组成的青年团组织。在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下,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多松年、李裕智、孟纯、佛鼎、乌兰夫、奎璧、吉雅泰、赵诚、高布泽博、云润、贾力更等相继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中共北方党组织在蒙藏学校建立了一个由蒙古族共产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即中共北京蒙藏学校支部,多松年任党支部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几乎同期,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喀喇沁右旗蒙古族青年白海峰、乌文献和察哈尔正黄旗蒙古族青年纪松龄等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在大革命时期,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共产党员在北京诞生。

李大钊十分注重在斗争实践中锻炼这些青年共产党人。他多次指派蒙藏学校的党团员担任游行示威、纪念集会活动的组织者,并指导他们创办了内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这些年轻的革命者在一次次政治斗争和革命实践中思想觉悟得到升华,能力本领得到历练,斗争经验得到积累,为承担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地区革命的重任做了必要准备。

蒙古族青年在北京学生运动中的活跃表现,引起北洋政府的注意,他们开始通过种种手段来遏制这股革命力量的发展。中共北方党组织和李大钊为了保护和进一步培养这批青年,把他们分期分批送到广州的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军事院校、外蒙古党务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处学习深造。同时还选派李裕智、吉雅泰等部分学生回到内蒙古地区开辟党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组织

党成立前后到大革命时期,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基本呈现由南而北、由东到西的发展态势。党成立一年后,党的组织分布大体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到大革命时期,尤其是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之后,党的组织开始迅速扩大,发展到大半个中国。此时,全国的革命阵线已涵盖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区。党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组织就是在这一时期。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业已具备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在内蒙古地区的广泛传播、一批共产党员的涌现和成长,为党在此创建组织打下了思想基础、准备了干部人才。

1925年初,为实现北方的国共合作及对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共北方党组织决定在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区以及包头,以帮助国民党建立组织机构为契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机构。中共党员于树德、韩麟符、陈镜湖、杨洪涛、吉雅泰、李裕智等奉派分赴内蒙古各地,以组建中国国民党党部的名义,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从1925年3月开始,党在承德、张家口、归绥以及包头四座城市先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热河特别区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察哈尔特别区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绥远特别区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包头工作委员会。四个工委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环境下的产物,故四个工委的公开名义都是国民党党部,党部负责人实际上是中共工委负责人,以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身份从事公开活动。吉雅泰、李裕智分别作为中共绥远、包头工委负责人领导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活动。

四个工委一经建立,便展开工作,领导组织许多有益活动,推动内蒙古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共北方党组织曾派人专门来到四个工委指导、检查工作。李大钊也曾多次派人帮助各个工委开展活动。

中共包头工委旧址。(来源:包头微学习)

中共热、察、绥、包四个工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的第一批党组织。四个工委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组织上领导起了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自此之后就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内蒙古人民的解放和党领导的全国革命自此开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时间上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宁夏、新疆和西藏四个民族地区建立组织,较内蒙古地区来讲相对晚一些。党在广西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是1925年10月下旬建立的中共梧州党支部,在宁夏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是1926年底建立的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新疆和西藏地区因历史原因情况比较复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本还没有建立起党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在民族地区最早的组织,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考虑。就当时而言,开辟并做好内蒙古地区的工作,既是反抗日本侵略、争取苏俄支持的重要政治安排,更是以团结蒙古族为起点,实现各民族融合发展、形成强大民族合力的长远规划。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党的工作也不是单向输出,在蒙藏学校成长起来的优秀内蒙古青年将党的强大感召力率先转化成现实力量,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