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为什么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6:36 2

摘要: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而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

丰富物产、丰饶资源和关键区位决定了新疆的重要战略价值,而如今的新疆经济增速和人口净流入都位于全国前列,则是在一步步兑现其潜力与价值。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而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

雄厚的文化底蕴,叠加“一带一路”C位、未来中亚中心的定位,顶层设计屡次重仓新疆正在收获成效,十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新疆现代化的上限。

这些全国第一,属于新疆

2024年,新疆有不少“全国第一”的高光时刻:

粮食播种面积4440万亩,新增202.9万亩,粮食增产42.2亿斤,总产466亿斤,全国排名上升到13位,粮食单产1050斤,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棉花总产568.6万吨,占全国92.2%。

原煤产量5.41亿吨,增长17.5%,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区首位。

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建成全国首个年产百万吨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投运地下储气库3座,储气能力全国第一。

全年铁路货物发送量2.37亿吨,增长10.6%,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TIR国际铁路运输集结中心”挂牌,喀什集结中心TIR运输运营票数居全国第一。

全年过境中欧(中亚)班列增长14%,达到1.64万列,占全国一半以上。

新疆位居全国前列的发展指标还有:

新能源并网装机4037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疆电力装机50%以上,“疆电外送”1264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占比近三分之一。

全力推进棉花和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产值超2200亿元,规上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长24.8%,吸纳就业100万人。

全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突破百亿元,增长27%,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5079.7万人,增长14.1%,增速居全国第二。

重仓新疆,固投连年飙升

顶层设计很早就在重仓新疆,近两年的力度和频度还在加码。

2024年,新疆实施4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500亿元以上。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方面项目186个,总投资1.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28亿元,主要包括水利、交通、电力、物流、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现代产业方面项目191个,总投资2万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299亿元,主要包括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新材料、棉花和纺织服装等重点工程;从投资金额看,430个重点项目中10亿元以上的有318个,占比74%,较往年提高7个百分点。

2025年开年至今,新疆还在继续涌入资金、落地项目。

今年一季度,全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7%。从纵向来看,比去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从横向来看,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

全疆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1484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0.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4.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个百分点。

全疆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1%,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4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项目较快增长,风力光伏发电施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25.8%。

全疆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4.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个百分点。

全疆高技术产业投资施工项目540个,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6.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6.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全疆14个地州市投资增速全部为正;全疆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0.8%、投资贡献率为26.5%;全疆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4.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个百分点。

2024-2026年期间,中央企业计划在新疆投资133个项目,投资金额近7000亿元,集中于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新科技、新赛道和新市场。

能源、农业、矿产的底气

新疆在能源、农业和矿产等方面有着其他省区难以比拟的优势。

能源方面,新疆的风、光、煤等资源,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助燃剂,国家支持新疆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截至2024年底,新疆已建成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哈密北、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是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国内排名前八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新疆都有投产。

新疆电网是全国覆盖范围最广、供电范围最大的省级电网。2014年投运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十年累计送豫电量超3600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南人每用10小时电中,就有1小时来自新疆。横跨3千多公里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创下电压等级、输送容量、输电距离三项世界之最。疆电外送第三条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在今年投运,“疆电入渝”将成现实。疆电外送第四条直流通道开工,新疆将首次实现电力直送成渝双城经济圈。

2025年新疆新建、续建超高压电网工程41项,较2024年增长50%,创历史新高。

新疆已形成以火烧云千万吨级铅锌资源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十大资源开发基地。其中,资源储量为2000-4000万吨的火烧云铅锌矿,是亚洲第一大铅锌矿。

人们印象中降水稀少、沙漠戈壁为主的新疆,其实境内河流颇多,区内有河流高达3355条,其中年径流量超过10亿立方米的河流高达18条,许多国际河流起源地都是新疆。新疆境内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的湖泊高达110个,其中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除了河流和湖泊之外,新疆还有2.13万立方米的冰川储量。

截止目前,新疆可直接利用的土地面积高达10亿亩,其中林地面积1.83亿亩,草地面积高7.8亿亩。新疆现有的耕地面积已达1.06亿亩,过去三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882.5万亩,粮食产量增加上百亿斤。

不只锚定中亚,中吉乌铁路加速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连接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2023年10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亚欧黄金通道”建设开启。作为我国第22个、西北沿边首个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大片区发力开放型经济。2024年新疆对中亚进出口总值为2951.2亿元,同比增长55%。

3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对内联动累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487个,到位资金超2000亿元,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占比达35%;对外辐射与中亚5国共建12个跨境产业合作区。

新疆坐拥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座中欧班列通行量占全国四成以上的双口岸,搭载的货物品类达200余种。

在中欧班列西通道的路线中,由新疆喀什始发,经吐尔尕特口岸出境的中吉乌铁路最具有战略意义:其避开了俄罗斯与印度的势力范围,允许中国对中亚辐射影响力,并分解分离主义滋生的土壤;使南疆摆脱地缘上的封闭性,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同时加强中亚与中国内陆的贸易联系。

这条在27年前就已布局的铁路,建成后将是中国产品抵达欧洲的最短货运路线,为商贸往来节省约一周时间,还将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格局。

十大产业集群,提升新疆现代化的上限

2024年末,新疆正式提出“十大产业集群”,即着力建设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将有力推动新疆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最后,新疆旅游行业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2亿人次,总花费高达3595.42亿元,全国热度跃升至第二位。

来源:观剡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