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9日至30日,由香港教育大学主办的“中华武术与文化研讨会”在香港举行。中国香港武术联会会长霍震寰、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兼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院长李子建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海内外的武术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及公众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教育、文化、科技与电影”主
大河网讯(记者 赵汉青)4月29日至30日,由香港教育大学主办的“中华武术与文化研讨会”在香港举行。中国香港武术联会会长霍震寰、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兼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院长李子建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海内外的武术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及公众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教育、文化、科技与电影”主题,深入探讨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国际传播。
《“翻译中国”研究丛书》之一《中华武术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焦丹应邀出席,并作题为《中国武术外译话语体系》(Discourse System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Martial Arts)的主题发言。
图为研讨会现场。
焦丹结合国家文化传播战略,立足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介绍了中华武术文化对外译介的最新研究成果。她指出,目前中国武术术语外译不规范、文化内涵传达不清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须解决。构建科学合理的话语体系,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路径。通过术语标准化及提升译介的系统性和精准性,可有效增强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力,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连接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文化纽带。作为中华文明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载体,构建中国武术外译话语体系,既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路径。
图为焦丹作主题演讲。
在此背景下,《中华武术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从译介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系统考察中华武术文化在全球的译介与传播实践。焦丹表示:“书中既有跨文化传播路径的宏观分析,也有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与对策反思,力图展现中华武术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底蕴与民族价值观,助力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据了解,《“翻译中国”研究丛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近日又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丛书聚焦中国文学、文化与话语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深入探讨“翻译中国”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国际传播战略,推动“翻译中国”研究体系建设,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学术力量。
图为焦丹向霍震寰赠书。
研讨会期间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焦丹向香港教育大学、波德科罗拉多大学、中国香港武术联会等高校机构、专家学者及与会嘉宾等赠送了《中华武术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一书。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书理论扎实、语言清晰,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研讨会不仅加深了海内外学者对中华武术文化的理解与交流,也进一步推动了武术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发展。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