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本好书送你读】邹安音|蜀道天下 经纬中华——读《蜀道十讲》有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6:45 1

摘要: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探讨博物馆如何在全球变革中重塑角色,连接历史与未来。值此之际,本期读书版特推荐两本佳作:《蜀道十讲》以蜀道为轴,串联起军事、文化、艺术的多维历史,展现古道如何成为沟通南北的“活态博物馆”。而《博物

新重庆-重庆日报 邹安音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探讨博物馆如何在全球变革中重塑角色,连接历史与未来。值此之际,本期读书版特推荐两本佳作:《蜀道十讲》以蜀道为轴,串联起军事、文化、艺术的多维历史,展现古道如何成为沟通南北的“活态博物馆”。而《博物馆简史》则梳理博物馆发展脉络,帮助读者了解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到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变,并呼应今年主题中对“数字转型”与“社会参与”的关切。两本书一古一今,希望能为你探索博物馆未来提供别样视角。

——编者

如果在茫茫的太空俯瞰,在古老的东方大地,四川盆地就像大地之子,被华夏母亲紧紧簇拥: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自古以来,雪山之下,岷江侧畔,如此悠然绝美的天府之国,宛如一处遗世独立的仙境之地,让人神往。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声音仿佛破空而来,于是关内关外的人们猛然警醒:蜀道难啊,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步三叹,气魄震天,“诗仙”李白如此这般反复吟唱。

“北四南三”的蜀道,以汉中为中心点,各自分散开去,北面从左向右,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南面则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又兼阴平道和祁山道。它以山为骨,把水作魂,像一条精神的血脉和纽带,在华夏大地的西部搏动。

“百本好书送你读”推荐书目《蜀道十讲》就是讲述这条“精神的血脉和纽带”的图书,该书由蔡东洲教授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共分为10讲,依次是《古道千载蜀道的形成与变迁》《蜀道与国家统一、长治久安》《蜀道的历史遗存》《蜀道上的石窟造像》《刻在石头上的蜀道修造史》《蜀道与行道古树》《蜀道与文化传播交流》《蜀道与中国文学》《蜀道碑刻的书法艺术》《蜀道与域外旅人》;各讲执笔人分别为:胡宁、罗洪彬、张存良、蔡东洲、第八严正道、金生杨;主要内容包括:蜀道的历史地位、交通战略、地形地貌、文化发展、生态建设、交流融合等,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书中的每一个执讲者,都怀着一种无比敬畏的心情,走进了蜀道的深处,袒露出自己一颗赤诚的心,与之对话。他们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寻踪历史的经纬脉络,探索蜀道的文化艺术魅力,解构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中华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他们仔细聆听着微风与溪流、野草与山花的诉说,然后带回蜀道的故事和传奇,让它的生命在新时代复活,充满人间烟火的温度和情感。

执讲者心中的蜀道,带着关中平原的汉唐气质,越过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的秦岭,写意着巴山夜雨的温婉和多情,就那样踏歌而来。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走过蜀道,就有多少人聆听过它的心跳。不管经历过多少的世间风雨,它依然像道旁的古松柏那样,默默珍藏着岁月的过往,只把历史的真相,交给那些执着于它的人,珍惜它的人。

蜀道,它是一幅灵动飘逸的山水画卷。在这里,无处不飞花,无处不繁华。走过“花重锦官城”的蓉城,走过“耕者与樵夫,出入画屏中”的李白故里,走过古柏苍苍的文昌祠和芳华永远的两弹城,走进“阆中城南天下稀,阆中胜事可肠断”的阆苑仙葩,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俯瞰,借道也有“天府粮仓”之称的汉中盆地,直至走进八百里的大秦川,触摸蜀道的灵魂。

蜀道,它是一处内蕴丰厚的文化高地。岷山下,鸭子河边,三星堆的烟火从不曾熄灭,就像川剧高腔的声音一直在山谷中回响;在锦江,仿佛看见金沙的太阳神鸟,在风雨中洗礼,在岁月中磨砺,在烈焰下涅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识;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这里驻足,丝绸之路就沿着他的目光,延伸到了他的故乡;《石门颂》的书法魅力,犹如珍珠闪放的光芒,在汉中博物馆大放异彩。

蜀道,它是一条色彩浪漫的诗歌之道。在这里,初唐四杰来了,王勃惊叹它“宇宙之绝观”;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大诗人也来了,“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千古佳句,诗情画意,流转在古往今来的诗词里,也流转在千年的吟诵里。

蜀道,它还是一个民族融合的中华家园。蜀道关头险,剑门天下雄,五丁开道,承载着古蜀国的梦想声势震天,直奔秦川。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栈道在山间,向上,向左或者向右,一壁万仞,鸟儿飞绝,绵延百里。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当广汉三星堆遗址以撼人心魄的美惊艳世人,当金字塔遗址出现蜀地的织锦,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古以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世界的人们就一直在握手。

悠悠青石路,茫茫松柏林,遥想秦月汉关,吟诵唐风宋韵。抚今追昔,从成都,过阆中,历广元,拥汉中,穿秦岭……至八百里的大秦川。一路栉风沐雨,一路引吭高歌,走过蜀道的艰难险阻,走过八百里秦川的雄壮伟岸,浸染十三朝古都的精神气质,触摸华夏深处的经脉。望长安,望蜀地,望中华,望东海……生生不息,万物皆荣。

相关阅读>>>

重新认识博物馆——推荐《博物馆简史》的理由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