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菌涂料因可直接涂装于各种材料且使用方便而备受关注,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涂料是涂料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其主要用于墙壁、柜台、门把手等各类高接触区域以及工业制品、暖通空调通风口等更多表面,在其他场合还可被喷洒在手套、口罩、地毯和纺织品上,涂料制造商将抗菌涂料应用于
抗菌涂料因可直接涂装于各种材料且使用方便而备受关注,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涂料是涂料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其主要用于墙壁、柜台、门把手等各类高接触区域以及工业制品、暖通空调通风口等更多表面,在其他场合还可被喷洒在手套、口罩、地毯和纺织品上,涂料制造商将抗菌涂料应用于底漆产品和墙面涂料以限制设施中病原体的生长,医疗设施和医院也会在其医疗设备上使用抗菌涂层。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抗菌涂料抗菌性能试验报告。
涂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1. 试验菌种:选用第 6 - 7 代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538,以及黑曲霉 ATCC6275、土曲霉 AS3.3935、宛氏拟青霉 AS3.4253、绳状青霉 AS3.3875、出芽短梗霉 AS3.3984、球毛壳 AS3.4254 等菌种。
2. 涂料试板的制备:以贴膜纸板为底材,先施涂一遍,待表面干燥后再涂第二遍,控制湿膜厚度小于 100μm。随后,在自然条件下干燥 7 天,待试板完全干燥后,裁剪成 50mm×50mm 规格备用。
3. 抗菌性能试验:首先,用无菌水分别冲洗覆盖膜、阴性对照试板(A)、空白对照样品试板(B)和抗菌涂料试板(C),将冲洗后的试板及覆盖膜放入灭菌平皿,经紫外灯灭菌后备用。接着制备试验菌菌悬液。随后,使用灭菌吸管分别在 A、B、C 试板上均匀接种 0.5ml 菌悬液,接种后用灭菌镊子夹取灭菌覆盖膜覆盖试板,确保菌液与试板充分接触,盖好平皿。将平皿置于 37℃、相对湿度 90% 的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每个样品设置 3 个平行试验。培养结束后,用 20ml 洗脱液充分冲洗试板,经适当稀释后,采用倾注法进行活菌培养计数,检测试板接触 24h 后的活菌数;同时检测各试板接触 0h 时的活菌数。整个试验重复 3 次,并按照相关公式计算抑菌率。
涂料抗霉菌性能试验方法
霉菌孢子悬液制备完成后,进行以下操作:使用无菌水依次冲洗覆盖膜、阴性对照试板(A)、空白对照样品试板(B)及抗菌涂料试板(C),随后将其分别放入灭菌平皿中,经紫外灯灭菌处理后备用。
将试板B(空白对照样品)与试板 C(抗菌涂料样品)逐一平铺于已制备好的平板培养基表面,使用专业喷雾设备将孢子悬液均匀喷涂于试板表面,每个样品设置 3 个平行样本,同时在阴性对照平板上均匀喷涂等量孢子悬液。完成喷涂后,将所有样本置于温度 28℃、相对湿度 90% 的霉菌培养箱内,持续培养 28 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对各试板的霉菌生长情况进行细致观测并详实记录,获取试验结果。
抗菌涂层的优点
1. 长效微生物防护能力
抗微生物涂料经科学验证,其特殊添加剂成分可针对真菌、霉菌及细菌提供高效且持久的防护效果。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稳定附着的抗菌屏障,从根本上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显著减少因微生物滋生导致的异味、染色及材料降解问题,实现对应用场景的长期卫生防护。
2. 材料寿命优化特性
抗菌涂层固化后与基材形成紧密结合,不会导致表面变色、起泡或影响原有外观质感。相较于直接喷涂于材料表面的一次性抗菌剂,其化学结构更稳定,耐磨损、耐擦洗性能突出,使用寿命显著延长,有效规避了传统产品因频繁失效而产生的异味、菌斑等缺陷。
3. 全周期成本优势
对于医疗设施、公共机构及建筑管理方而言,抗菌涂料的应用可大幅降低综合运维成本:一方面减少因设备污染导致的更换与维修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在各类需卫生维护的物体表面形成永久性抗菌层,降低清洁过程中的耗材消耗与人工成本,实现从采购到维护的全周期成本优化。
4. 环境卫生与健康提升
在人员密集场景(如医院、办公室等),高频接触表面(栏杆、电灯开关、门把手等)易成为微生物传播载体。抗菌涂层通过持续释放抗菌活性成分,有效减少空气中及物体表面的细菌、真菌数量,显著提升环境清洁度,尤其在交叉感染风险较高的医疗场景中,可大幅降低病原体传播概率,助力构建更安全的公共卫生环境。
5. 资产价值增值效应
应用抗菌材料可实现基础设施品质与产品附加值的双重提升:前瞻性采用抗菌隔热材料、暖通空调系统抗菌涂层的建筑项目,能够通过营造安全洁净的空间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更高标准的生活质量,契合现代健康建筑的行业趋势。这种对卫生安全的重视不仅提升建筑资产价值,更向使用者传递了对其健康与居住体验的深度关怀,增强品牌信任度与市场竞争力。
来源:梦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