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TiL财团达成协议,以228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出售旗下遍布全球的43个港口资产。
距离长和集团宣布出售旗下港口,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在这两个月里,身处舆论中心的李嘉诚,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但是,就在前两天,李嘉诚却突然露面参加五月天的演唱会。
随即,长和集团更是在深夜发表了一条声明......
李嘉诚罕见露面
今年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TiL财团达成协议,以228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出售旗下遍布全球的43个港口资产。
这笔交易不仅数额庞大,更关键的是,它牵涉到了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大港口——它们承担着全球近6%的海运货物吞吐量,其中来自中国的货运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更引人注目的是买方背景。
贝莱德财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商业资本,它在美国军工、能源、科技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布局极为广泛,也被认为与白宫高层有着密切联系。
此前就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在内部讨论中提出要将巴拿马运河“收归美方掌控”,甚至不惜使用强硬手段。
而就在此笔交易敲定前,贝莱德的CEO被曝与白宫有过密切通话,外界普遍认为这场收购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一层地缘政治考量。
长和集团这番动作,自然引发强烈争议。
部分观点认为,李嘉诚作将重要港口资产转让给一家有明确美国政治背景的机构,时机过于敏感、对象过于特殊,无疑容易引发担忧。
《大公报》更是在3月中旬连续发表两篇评论文章,措辞严厉地点名李嘉诚,劝诫他“莫天真,勿糊涂”,强调真正伟大的企业家应当有大局意识和国家情怀。
或许由于舆论的影响,李嘉诚此后很少露面。
5月10日,一则突如其来的“偶遇”再次点燃关注。
当天,李嘉诚现身五月天演唱会现场,被媒体记者拍到。
记者迅速上前围访,话题直指此前引发热议的港口出售事件。
然而,面对追问,李嘉诚全程保持沉默,没有回应任何问题。这个画面迅速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成为当天财经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虽然李嘉诚没有说话,但是两天之后,长和集团却是发布了公告......
长和的公告
就在李嘉诚罕见现身的两天后,5月12日深夜,长和集团突然发布了一份声明。
在长和的声明中,他们强调了一句:“此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这条声明看起来“义正言辞”,但是并没有打消外界的疑虑。恰恰相反,一些熟悉长和历史的观察人士指出,李氏商业帝国的崛起历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踩边球”的投机操作。
许多关键节点都带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这一次的港口出售,自然更是被广泛质疑。
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告中提到,原计划长和将在本月22日公布交易细节,但如今却选择提前10天发声。
这种时间上的突然调整,让人很难相信只是巧合。
一种较为普遍的分析认为,长和此举是受到了持续的舆论压力。
不过,不管长和如何想要投机取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三句话,早已经亮明了官方对此事的态度。
第一句是:“我们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这说明监管部门早已介入,并且会严格依法对相关事项进行审查。
第二句是:“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这不仅是对长和的警告,也是在回应外界对其可能绕过审查程序、规避监管路径的担忧。
第三句则是:“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一表态,等于给长和设下了明确的法律边界:想要先斩后奏的算盘,行不通。
从监管表态来看,市监总局不仅态度坚决,而且说话方式异常直接,不留模糊地带。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不论你是哪个商业大佬,也必须依法行事、合规经营。
否则,就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参考资料:
长和回应港口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证券时报
来源:青史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