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67岁的李大爷因"头晕伴行走不稳24小时",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北区神经内科诊室就诊。管床医生龚亚丽翻看病历时心头一紧:冠心病支架术后、房颤射频消融史、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中,更棘手的是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种复杂的免
近日,67岁的李大爷因"头晕伴行走不稳24小时",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北区神经内科诊室就诊。管床医生龚亚丽翻看病历时心头一紧:冠心病支架术后、房颤射频消融史、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中,更棘手的是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种复杂的免疫状态,让急性脑卒中与中枢感染的鉴别诊断成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较量。
根据入院次日的头颅磁共振(MR)结果显示,未见典型急性脑梗死病灶,让诊疗团队陷入困惑,正当团队考虑脑干脑炎可能时,李大爷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他在入院第三天,突发双侧颞部爆裂样头痛,体温飙升至39.5℃,吗啡类镇痛剂竟无法缓解分毫。龚医生当机立断,在向科主任再次汇报病史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予以腰椎穿刺术完善脑脊液检查,淡黄色脑脊液样本被火速送检二代测序实验室。
在等待检测结果的48小时里,患者出现了感染性休克前兆: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意识模糊度进行性加重。正在李大爷病情十分危急时刻,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反馈:李斯特菌感染。
李斯特菌,这种能在-20℃至45℃极端温度下存活的"超级细菌",通过污染的冷藏食品突破人体防线。当龚医生追问病史时,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因为近段时候气温上升,李大爷每日食用冰箱冷藏的豆腐脑,而未经充分加热的豆制品恰是李斯特菌滋生的温床。细菌经胃肠道黏膜入侵血液,穿越血脑屏障后引发化脓性脑膜脑炎,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形成暴发性感染。
根据这条信息,结合患者检查结果及起病特点考虑患者为李斯特菌脑炎无疑了。随后立即请药剂科会诊指导用药,予以青霉素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后第三天患者头痛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心情变得愉悦,食欲也好转了,最终化险为夷。
这个惊心动魄的诊疗故事,为大家敲响了警钟,那些看似新鲜的冷藏食品,或许正裹挟着致命的"冰封刺客"。当李大爷康复出院时,他带走的不仅是健康,更有一份重新审视饮食安全的生存智慧。
【延伸阅读】
什么是李斯特菌脑炎?
李斯特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突破肠道屏障后,随血液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或脑实质感染,即脑膜炎或脑炎。
李斯特菌脑炎有哪些症状?
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甚至死亡。部分幸存者可能遗留癫痫、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哪些人群需要高度警惕?
1.孕妇:感染后可能引发流产、早产或新生儿败血症;
2.新生儿: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死亡率极高;
3.老年人(>65岁):免疫系统衰退,感染风险增加;
4.免疫缺陷者: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
感染源头藏在哪里?
李斯特菌耐低温,可在冰箱中存活并繁殖,以下食物风险最高:
①未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如软奶酪(布里奶酪、卡门培尔奶酪)、生牛奶;
②即食食品:预包装沙拉、熏制海鲜、火腿等熟食;
③未煮熟肉类:生鱼片、半熟牛排、生腌海鲜;
④被污染的果蔬:未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
该怎么预防李斯特菌呢?
①彻底加热食物:肉类中心温度需达75℃以上,剩菜复热至沸腾;
②生熟分开:使用专用砧板、刀具处理生食,避免交叉污染;
③慎选高危食品:孕妇避免食用生鱼片、软奶酪、冷藏即食肉制品;
④冰箱科学管理:温度设定≤4℃,定期清洁,食物密封保存且不超过3天;
⑤高危人群加强防护:出现发热、头痛伴恶心呕吐时,立即就医并告知饮食史。
来源:生活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