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安这款“智能柜”全国首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7:30 2

摘要:5月14日,由公安部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报道链接)

5月14日,由公安部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报道链接)

由萧山公安自主研发的

执法音视频记录仪智能柜

在“警博会”上全国首发

发布现场,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国刚,萧山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张亮出席。市局相关警种负责人及分局相关领导参加。

今年以来,萧山公安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基层导向、效果导向,积极践行“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新警务理念,按照“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和驱动,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要求,大力推进警用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创新研发集警员识别领用、警力精准上图、警情智能关联等功能于一体的执法音视频记录仪智能柜,推动执法执勤全流程向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升级,在法治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统一管理 集约使用

践行创新、务实理念。针对原来执法记录仪逐人配发、民警自行保管带来的匹配不精准、管理难度大、使用效率低、应用不智能等问题,分局主动研发智能管理柜,实行集中存放、统一保管、按需领用,实现了领取、绑定、归还、上传、存档、关联全流程自动化、规范化,大幅提升管理使用质效,重塑变革使用管理模式。

在所队应用上

经智能识别,智能柜管理后台综合评估柜内执法仪电量、使用频率、维保记录、传输状态等数据,智能优选、自动配发,实现便捷领用、高效使用。

在全局管理上

基于执法音视频记录仪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智能柜内执法仪使用情况,按照“按需、择优、共享”原则,统筹调配全局设备,实现集约高效。以分局为例,执法仪配发数量将从原先的3160余台缩减到1000台,既满足了基层所队日常实战需求,又缩减2/3的采购经费,真正将“切实把每一分钱、每一份力都用在刀刃上,努力发挥最大效益”理念落到实处。

科学布警 同步支撑

践行精细、协同理念。智能柜使用生物识别方式发放执法仪,警员信息自动与设备关联绑定,执法仪定位数据与在线警力严格匹配、实时上屏,并通过数据结构化分析,提供同步保障。

分局大数据实战中心将动态上图的执法仪、警力等数据,与指挥“一张图”上汇聚的警情高发部位预警、无人机巡飞预警、智能广播预警喊话等数据智能关联比对,不仅通过“机器换人”让警力真正围着警情转、围着风险转,实现精细用警;而且通过“智能巡更”等物联手段、“圆心调警”机制建设,加强多警种协同,有效提升出警效率、处警质量。

对执法记录仪实时回传视频开展智能分析,即时预警可疑人员和突出执法风险,为基层民辅警提供点对点、“管家式”赋能支撑。

自动记录 智能分析

践行规范、主动理念。分局围绕法治化信息化融合发展重大命题,牢牢抓住“规范”这个基本点,探索警用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线下难题线上解决”,以主动工作赢得工作主动。

确保执法过程全量记录

实现全流程自动记录、实时监管,源头避免接处紧急警情时无暇、遗忘等导致的执法视音频缺失。同时,通过接处警时间智能比对等算法,实现执法视音频与警情、案事件快速精准绑定,大幅缩减人工绑定时间、降低人工绑定错误率。

确保执法风险主动发现

积极探索“AI+新警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接处警等执法视音频进行智能分析研判,实时查找民辅警在执法前端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实现执法环节自动复盘倒查评估,减少执法监督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

AR智训 实战提能

针对日常执法中的高频警情和执法疑难问题,运用AR智训平台,开展针对性法言法语、规范处置等补盲训练,通过“有形的眼”“紧箍的咒”,进一步增强全警规范执法意识和专业能力,努力让标准规范成为自觉习惯,从而推动事前、事中、事后的执法执勤全流程重塑变革。

贴近实战需求

突出智慧赋能

提升执法能力

来源:杭州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