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文化沙龙第9期丨从辛弃疾的“诗和远方”中汲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7:33 1

摘要:5月14日晚,第九期“信江文化沙龙”在上饶美术馆(上饶艺术博物院)如约开启。本期以“新时代呼唤稼轩风”为主题,通过主讲人杨立坤先生的深度阐释,将八百年前的英雄词魄与新时代精神谱系编织成璀璨的文化锦缎。

5月14日晚,第九期“信江文化沙龙”在上饶美术馆(上饶艺术博物院)如约开启。本期以“新时代呼唤稼轩风”为主题,通过主讲人杨立坤先生的深度阐释,将八百年前的英雄词魄与新时代精神谱系编织成璀璨的文化锦缎。

杨立坤先生以“醉里挑灯看剑”的千古绝唱破题,从辛弃疾“少年握槊气凭陵”的人生足迹切入,通过济南四风闸的晨钟暮鼓、燕京科考的剑影刀光、建康赏心亭的拍栏长啸,勾勒出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立体形象。

在解析辛弃疾的精神密码时,杨立坤先生从多角度出发,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诠释其英雄肝胆,用“稻花香里说丰年”注解其民生情怀,借“青山遮不住”彰显其坚韧风骨,取“我见青山多妩媚”品读其诗意栖居。全面展现了辛弃疾不放弃不抛弃、百折不挠、逐梦前行的英雄主义和侠肝义胆。

辛弃疾在上饶,留下了读不尽的诗和远方。“卧占湖山,楼横百尺,诗成千首,名传万年”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写照。当杨立坤先生讲到辛弃疾在上饶带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实践时,特别展示了带湖风貌。他还提到辛弃疾在带湖和瓢泉期间各写下了二百多首诗词,博山词超过30首,有许多直接咏唱“带湖”“博山道”及“黄沙道”的词作,都被后人广泛传诵。考证了其“躬耕陇亩亦家国”的深层精神诉求。

最后杨立坤先生聚焦“稼轩风”的当代回响,以带湖遗址保护、推出博山古道、黄沙古道等环上饶市区游线为例,提出“让《西江月》照进信江月”的文化活化理念。最后以集体吟诵作结,声浪穿梁之际,墨痕淋漓处似渐次幻化为信江春潮。

本期沙龙延续地理考据与人文阐释交融的特色,创新运用文字影像与现场吟诵,使历史文本产生强烈临场感。当散场观众仍驻足讨论“如何让稼轩精神滋养当代青年”时,信江畔的月色正映照着带湖旧址的粼粼波光。

刘心(市美术馆干部): “杨立坤老师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辛弃疾这位南宋先贤。辛弃疾一生坎坷,却始终心怀家国。他从‘金戈铁马’的战场走向‘厚民为本’的治世,用一生诠释了将个人抱负融入家国理想的赤子情怀。他不仅是豪情万丈的词坛大家,更是心系百姓的实干能臣,这种‘提笔能赋诗、上马可安邦’的品格,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着精神光芒。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深切体会到辛弃疾精神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那份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岗位坚守的执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应以辛弃疾为榜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待工作,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

王莹莹(信州区德胜学校教师):“杨立坤老师主讲的关于辛弃疾的这一期信江文化沙龙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大文豪辛弃疾的故事,他说‘民者,国之根本’;他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通过这次讲座,更了解辛弃疾这位历史名人,分享最喜欢的一句他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夏鹏(广丰区市政集团):“今天听杨立坤老师讲解辛弃疾的‘诗和远方’,十分庆幸上饶的妩媚青山能留住词人颠沛的脚步,也从不同角度看到了不一样的辛弃疾。从国家安全、商业经营、金融管控、民生实事、文化思想各个方面,汗颜自己对稼轩翁了解太少。今天受益匪浅,期待下一场!”

祝饶火(信州区观众):“去年5月25日,我有幸第一次听到杨立坤老师讲‘辛弃疾与上饶’,了解到‘辛弃疾’作为上饶的一个文化符号,已经在各方面被大力探讨和宣传。作为一个上饶人,我也更关注辛弃疾在上饶的历史了。今天,在上饶美术馆,再一次聆听了杨立坤老师的精彩讲解,又有上饶文广旅局周亚鹰书记的亲自主持和补缺——两个学者型领导珠联璧合,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辛弃疾。八百多年前的人文星辉,在‘上饶文化沙龙’的头脑风暴中,为当下发展中的美丽上饶助力加分!”

第一节 新时代呼唤稼轩风

信江文化沙龙开办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上饶“文脉万年长”,文化历史悠久。有着2200余年的城市历史,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

上饶“山水有精神”,文化资源富集。唐代上饶籍诗人王贞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佳句传颂千古,光阴文化熏陶千年,惜时如金、不懈拼搏的时间观念,勤奋攻读、不断进取的学习理念,勇于开创、与时俱进的创业信念深入人心,以“两万五千三百”为主要内涵的上饶文化滋润千秋。

两个“万”:一是万年稻作文将人工栽培稻历史推移至12000余年前;一是“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镇是欧亚大陆国际商道万里茶道的起锚之地。

五个“千”:一是千年书院文化,“鹅湖之会”首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二是千年茶文化,“茶圣”陆羽曾经在上饶著述《茶经》,铅山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欧洲的茶叶;三是千年铜文化,炼铜家张潜是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第一人;四是千年纸文化,连四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寿纸千年”的美誉;五是千年理学文化,“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三个“百”:一是六百年戏曲文化,弋阳腔是“中国高腔鼻祖”,对全国14个省40多个剧种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六百年瓦屑坝移民文化,上饶鄱阳瓦屑坝是“江南第一移民圣地”,与山西“大槐树”并列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首;三是一百年红色文化,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和“模范苏区”。

此外,还有道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文化、古村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争奇斗妍,交相辉映。

为了更好地挖掘上饶文化,诠释上饶文化,传播上饶文化,普及上饶文化,让更多的上饶人从文化的角度深度解读、深层了解自己的家乡上饶,上饶市文广旅局拟利用公益文化场馆,开办“信江文化沙龙”,面向社会征集文化沙龙主题,征召文化沙龙嘉宾,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公益性质,自愿参与,为文化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热爱家乡热衷文化活动的观众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上饶的空气里飘满文化的味道,让文化的甘露润泽人们的心田。

初审:黄昱艳

复审:李倩男

终审:谢华杰

来源:上饶文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