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到底做了什么?这场看似普通的救人事件,为何能引起全网关注?而又是因为什么,让这有“温度”的补考结果也受到了网友质疑?
取材网络
如果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和一条鲜活的生命同时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
近期山东小伙姜昭鹏的答案,让全网在这个五月掀起了一场关于规则与温度的大讨论,同时连央视也出面发声。
他到底做了什么?这场看似普通的救人事件,为何能引起全网关注?而又是因为什么,让这有“温度”的补考结果也受到了网友质疑?
取材网络
五月的烟台清晨,阳光刚爬上网约车的窗沿,姜昭鹏怎么也想不到,这段通往考场的路,会变成与死神赛跑的赛道。
几乎没什么前置因素,他身旁的同学先是轻轻靠过来,像往常一样想眯会儿眼,姜昭鹏下意识揉了揉对方肩膀,却触到一片异常的僵硬,下一秒,同学突然抽搐着踹向车座,嘴唇发紫,手指蜷缩,那是生命即将流逝的信号。
取材网络
不是累了,是心脏要停了,课堂上学的急救知识突然涌进脑海,姜昭鹏立刻扳过同学身体,膝盖顶住后背做海姆立克,掌心在胸口按压的频率精准得像秒表。
司机王涛从后视镜里瞥见这幕,立刻向警方致电询问是否可“特事特办”, 电话那头的警察得知情况,允许其闯红灯前行,但要保证安全,紧跟着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就此拉开。
取材网络
时速表跳到 90,连续冲过六个红灯,这段原本17分钟的路,最终仅用了7分钟,是姜昭鹏膝盖硌出的青肿、是司机手掌沁出的冷汗,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当很多人还在争论 “职校生有没有未来” 时,这个少年用一场生死救援证明,有些技能,比书本更能拯救生命,但谁也没想到,这场救人义举的后续,是姜昭鹏的高考之路的争议。
取材网络
考试可以重来,但人命只有一条,面对自己的缺考情况,姜昭鹏的话语让人敬佩,而在“烟台小伙救人错过高考” 的词条冲上热搜后,网友的键盘则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对于这样的小伙,应该破格录取、保送,这才是对待他最好的方式,另一边则表示,如果开了先例,以后是不是就会有人拿“救人”当免试金牌,因此不能保分,从补考、加分上才更合理。
这些声音地区部门都看到了,在本月14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表示,已经经过上级部门同意,按照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
以正常情况来说,无论是高考还是春季高考都是不允许补考的,但这次的地区部门的做法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温暖,同时姜昭鹏也获评见义勇为奖,央视新闻都有发布其后续,而面对“副题”一次,有些网友却又产生了别样的想法。
副考是不是比正考难?这么多人知道没考上就尴尬了?事实上,副卷和正卷早就在库里封存,难度系数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只是题型不同,以网友的话来说,如果正考是3+3=6,那副考就是2+4=6,而且笔者认为进行副考是最适合的办法。
网友说绿灯通过,如果这样的话,以后会不会有人专门去“创造”此类事迹,来换取“绿牌”?姜昭鹏之举是应被弘扬的,但不是说该直接开绿灯,不然很可能会滋生出一些居心不良的存在。
而用副考的方式就不同了,规则是死的,副考则突出了制度的灵活,能够进行补考本就已经打破规则,而且属于给了弥补的机会,让姜昭鹏与正常考生又站在了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结果则依旧靠自己,一样了体现了公平。
取材网络
相比于网友们的各番说辞,姜昭鹏本人已经做出了回应,在收到补考通知那刻,他直接激动到哽咽,几天时间经历了慌张、低落再到喜极而泣的多种情绪转变,对于补考,他的回应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更不后悔!谢谢所有人关心。
至于网友所言的“考不好会不会丢人”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成绩从来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无论考的怎样,姜昭鹏都是英雄,救人一命,这四个词比成绩分量大,人品已经满分,成绩是好是坏都不丢人!
取材网络
一场急救,撕开了教育与人性的深层对话,一次补考,丈量着社会规则与温度的平衡,姜昭鹏的选择让我们看见,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刻进骨子里的善良,制度的灵活调整让我们相信,规则不是冰冷的墙,而是守护公平与善意的窗。
当职业教育教会年轻人救人技能,当社会为善意亮起绿灯,我们终于懂得,真正的教育,是培养能托住生命的人,真正的文明,是让每个善举都能被温柔接住,这或许就是这场 “特殊高考” 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答案——分数会过期,善良永不落榜。
烟台广播电视台
闪电新闻
央视新闻
来源:快看张同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