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9元起售!实测Reno14新机:小米沉默,果粉破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7:56 1

摘要:每过2-3代,OPPO Reno的外观和配置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但其轻薄、时尚的内核是基本不变的,高颜值、好手感反而会招来更多人的青睐,毕竟轻薄和质感也是构建手机产品力的重要因素。

新机潮没过多久,OPPO的中端产品线Reno系列迎来了他们的第14代产品。

每过2-3代,OPPO Reno的外观和配置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但其轻薄、时尚的内核是基本不变的,高颜值、好手感反而会招来更多人的青睐,毕竟轻薄和质感也是构建手机产品力的重要因素。

而在接下来,主流厂商的中端产品会迎来一波大更新,来备战接下来的618。期待轻薄手机的小伙伴,也等来了他们可能正在期待的新品。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OPPO率先出招,拿出了Reno14系列。价格上,Reno14标准版起售价为2799元(国补后2379.16元),Reno14 Pro为3499元(国补后2999元),十分标准的线下机定价。

以前总说线下机就是“智商税”,当小雷将Reno14系列两款机型都插上卡,作为日常主力机用了几天,才发现这些经常被忽视和看不起的线下机,和以前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世界。

手机的潮流是什么?小雷认为外观算一个。

后盖“整活”算是OPPO最擅长的领域,2021年的OPPO Find X3系列打破了传统手机摄像头与机身背部的分割界限,用2000多个控制点控制玻璃后盖的走向和形态,打造了一块拥有“不可能的曲面”的玻璃后盖。

“不可能的曲面”已经失传,但OPPO从iPhone身上找到了另一种一体式后盖的可能。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连自家Ultra旗舰都没有的冷雕玻璃工艺给了Reno系列,和Reno13系列一样,玻璃背板和相机模组凸台完全融为一体。都是一块完整的玻璃加工而来,但这和Find X3/X5系列的“不可能曲面”工艺完全不同,后者本质上还是热锻玻璃的一种。

除了精致好看,相比传统的非一体成型后盖和3D玻璃热弯工艺,冷雕工艺打磨出来的后盖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和密闭性,换句话说就是后盖更不容易摔碎,镜头模组进水进灰的风险更低。

小雷手上的刚好就是Reno14系列的主打色“人鱼姬”,相当于在白色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种可随光线角度变换而变色的纹理,Reno13系列的纹路灵感来自蝴蝶,而Reno14系列的则来自人鱼的鱼尾,官方宣称用了一种流光幻境工艺打造,会折射出许多种颜色,纹理只能看得到,摸不到。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AG磨砂玻璃打磨出一种Baby Skin的亲肤触感,对小雷这种汗手和干手十分友好,无论处于哪种状态,都不会带来刺激皮肤的感受。

镜组也有细节可讲,Reno14系列用了渐变色的镜头装饰(仅“人鱼姬”配色拥有),在镜头和金属装饰圈和镜组之间做了一圈类似猫眼的渐变涂层,这在智能手机上还真是第一次见。另外,Deco的厚度控制到位,并不会因为激凸导致握持体验不佳。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更何况,Reno14全系的机身厚度数据很好看,标准版为7.42mm(人鱼姬),Pro版为7.58mm(人鱼姬)而且镜头凸起十分克制,手感这一块很有优势。如果你厌倦了各种厚重的Ultra机身,应该会很喜欢它。

另一个控制厚度的秘密是,OPPO给Reno14全系配备了原生85mm的5000万像素传感器倒置结构的潜望长焦镜头。

一直以来,直立结构存在“不可能三角”的说法,即传感器面积、焦段、厚度三者无法兼得。OPPO的办法就是倒置潜望式结构,确保了模组厚度、传感器面积和焦段,只是不具备微距功能。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来到正面,Reno14系列下放了Find X8系列的设计语言,也就是纯直屏,还给到了6.59英寸、6.83英寸两个版本,大和小都有得选。

两个版本的屏幕分辨率都是1.5K级别,支持120Hz高刷新率,黑边宽度很平均,视觉上也有接近“四等边”的效果,和谐是首要,但也因为定位区分点到即止。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这样一来,潜望镜、金属中框、玻璃后盖、直屏三个手机上的潮流要素都配齐了。作为主攻线下的产品,外观、手感这些主观因素会显得更加重要,厂商显然也会将更多成本倾斜在肉眼可见的地方,来吸引线下群体。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这次Reno没有继承OPPO旗舰配备的快捷键,考虑到定位区隔也算是情理之中吧。

手机的潮流还有什么?小雷认为是影像。

但不同于Ultra旗舰追求影像上限的潮流,线下机的潮流更多体现在别的方向,比如大家非常爱的胶片滤镜,或者是Live Photo(动态照片)。

尤其是,现在许多Android机型也能够像iPhone一样随处分享动态照片,必然会调动更多摄影的欲望,更高自由度的Live Photo拍摄则更有机会拿下这场“动图大战”的胜利。

并不是小雷空穴来风,小红书上各种Live动图拍摄教学多到数不清,普通用户也更青睐使用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记录生活,甚至对于一些苹果用户而言,Live图就是他们坚守iPhone的理由。

(图片来自小红书)

以前的实况照片拍摄功能单一,大家没什么选择的余地,简单的拍摄和选取其中一帧当做封面已经是比较全面的功能覆盖了。OPPO不是第一家做Live图的,却把功能扩展到了全新的高度。

给Live图套滤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小雷手上的这台Reno14 Pro,支持了高清Live图录制,并且在85mm潜望式长焦的补充下,日常拍摄多了一个可选的焦段。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要问保留高清视频有什么意义,小雷用自己的体验一点一点给你解释。

首先就是最基本的封面选取和照片导出的问题,Live图本质上就是一张图片+一段3秒左右的视频,如果视频本身质量不高,选取其它视频帧作为封面时,静态图片的画质就有可能损失,说白了就是后期调整空间不大。

Reno14系列支持4K视频自由截取3秒导出Live图,一些之前拍过的高清视频都可以通过这项功能导出Live图,并保留ProXDR显示(需要加载相关模型)。没有足够的原生画面支撑,无论是导出Live还是导出单张图片,体验都不会很理想。

(图片来自雷科技)

这个功能还有一种好,比如拍的视频记录到了一些决定性瞬间,可以直接导出Live图分享,无需花大力气去剪辑调整,相当于多了一种“制造”Live图的方式。

另外,想要做到多焦段的高质量记录,单靠主摄裁切也会严重损失画质,要确保长焦端也有高质量的记录,多镜头的接力是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提到Reno14 Pro的3.5倍潜望式长焦。

对了,标准版的Reno14这次也有了Pro版同款的50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在摄影当中,85mm也算是一个十分经典的人文焦段了,一方面不用主摄裁切牺牲画质,日常出片的质量也会更高。影像旗舰的影像能力自然是比不过,光线良好的前提下,Reno14 Pro的长焦的确还不错,放大看会有些锐化的痕迹,但细节保留过关。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这颗长焦的表现力并不弱,雕塑的构成和材质都能够拍下来,甚至能够放大看细节。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相机界面还提供7倍的变焦,10倍-60倍数字变焦还会激活AI望远算法,处理阶段会“脑补”细节,望远能力是有的,有的时候还能拍一下月亮发个朋友圈,但上限这一块需要控制一下预期。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需要注意的是,光线不足的环境下,Reno14 Pro的实况图片会有些妥协,主要表现在视频部分帧率比较低,猜测是为了保证曝光和成像质量,降低了录制帧率。

从画质来说,Reno14 Pro的1倍主摄也足够理想,可以说1倍和3.5倍就是这款机型的“甜点焦段”。小雷比较意外的是它的色彩风格,居然走的是偏向场景还原的路线,而不是“饱和度战士”路线。

除此之外,Reno14全系支持3闪光灯方案,针对长焦端定制了一颗聚光闪光灯,即便是晚上用长焦拍人像,也可以用闪光灯提高拍摄亮度,它同样也可以用到长焦实况拍摄里面。

提到后期,ColorOS15还基于AI能力新增一种玩法,那就是“AI灵感成片”,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通过AI识别帮你拍的照片进行二次构图和修正,再选择加入滤镜。总是觉得自己构图不理想的人,这功能可以多用,或许也能把它当作一种构图的参考。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有的时候,二次构图的裁切幅度会很少,说不定就是“AI觉得你拍得不错”了吧。

总结一下,小雷认为Reno14系列的拍照抓住了Live图玩法又进行了一次扩展,尤其是4K视频转Live图,长焦镜头的补充更多是为了长焦Live图拍摄做准备,思路和影像旗舰还是有些区别的。但既然是重视拍照的手机,该有的也不应该缺席。

这颗联发科天玑8450,就是OPPO Reno14 Pro首发的。

和前代相比,天玑8450换上了联发科标志性的全大核架构,对齐了自家的天玑9系平台,理论性能也更强了。

先看跑分,Reno14 Pro的安兔兔跑分最终落在160万上下,不比今年动辄250万以上的旗舰芯片,但应对日常使用和高负载游戏,它并不差,游戏性能放到后面说。

(图片来自雷科技)

续航能力上,Reno14 Pro支持最高8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配备6200毫安时电池。定位稍低的Reno14配备的是6000毫安时电池,支持Reno14 Pro同款有线充电功率。

实测1-100%完全充满用时约51分钟,测试仪器显示,全程采用UFCS融合快充协议进行,峰值输入功率达到62W,随后充入功率稳定在34W并梯度下降。最后,充电结束前的充入功率为18W。

(图片来自雷科技)

无线充电的速度中规中矩,算下来1-100%充满需要约1小时12分钟。

可以理解,进行高功率快充很容易引起电池发热,影响电池寿命。无线充电的能量损耗比有线快充更大,尤其是充电线圈对不准的时候,一般只建议作为无感补能的方式。

但中端机能给到无线充电,待遇也确实比以前更好了。

续航部分,小雷重点测试了OPPO Reno14 Pro这款,播放2小时B站HDR真彩视频+30分钟《原神》(测试条件同上),它的电量从100%掉到78%。

即便是拍照或拍视频这种场景,Reno14 Pro也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一天下来不怎么急着充电。

回到性能测试,小雷用负载比较高的《原神》对Reno14 Pro进行测试,30分钟运行(5G网络+须弥城跑图+野外刷怪+超级HDR画质+超级分辨率+超级帧率,关闭动态模煳),Reno14 Pro的平均帧率为85,机身发热也会有点点明显。

(图片来自雷科技)

须弥城跑图部分可以维持85-90的高帧率,然而进入战斗环节,复杂的技能效果会让手机有些难以消化,出现一定的帧率波动,无法稳定在90帧,但不至于跌到60帧以下,画质增强全程没有退出。如果追求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小雷建议关闭部分画质增强,用默认的画质就可以。

想要进一步降低机身发热,可以考虑打开它的旁路充电功能,用充电器直接供电。

大型高负载游戏本身不是线下机的强项,小雷采取的还是旗舰机或性能机型的测试工况,比较极端。当然了,非高负载游戏(如《王者荣耀》《穿越火线》《和平精英》等),应该会有更稳定的表现。

至于系统体验,小雷顺便在这里一起说了,Reno14系列的ColorOS15和其它产品基本保持一致,功能上没有阉割,流畅度依旧是加分项。不过相比其它机型,Reno14系列的小布记忆多了一项能力,那就是和DeepSeek大模型融合,可以自动帮你生成AI闪记的合集。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由于没有配备快捷按键,Reno14系列的小布记忆需要用三指上滑激活(其它没有配备快捷键的OPPO机型也是如此),唤起还是没有新旗舰那么方便。

以往,线下机被嘲讽“没性价比”多数是因为处理性能和续航能力做了太多让步,实际上测试下来,Reno14 Pro的核心体验不说媲美高性能手机或者高端影像旗舰,至少在面对高负载游戏和日常续航这两个问题,这些手机已经不存在短板了。

现阶段,中高端的线下机的体验和价位段基本能对应得上,几乎不存在致命的短板。甚至说,厌倦了厚重的Ultra机型,实际的性能需求又没有特别高的时候,小雷认为这些线下机也有可选的机会了。

其实让小雷最惊讶的是,Reno14 Pro作为一台重视线下市场的机型,核心的处理器、电池、屏幕、影像这些都没有掉队,还给了无线充电、潜望镜这些旗舰机才有的特性,均衡的同时又保证了一个十分讨好用户的手感和观感。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并不是说Ultra旗舰做得不好,像超声波指纹、更豪华的影像硬件和旗舰芯片,是这些中高端产品不一定具备的。而是Ultra背负的东西太多,为了更专业的影像和更满配的硬件,有的时候会照顾不上日常体验所需要的手感。

看久了一堆Ultra旗舰,现在觉得Reno这种中高端产品也变得“眉清目秀”了。

这两台手机给小雷的最大感受就是,手的负担变小了,手指也不会被镜头模组挡住了,这大概就是“减负”的魅力吧。更注重日常使用,没有太高的影像/游戏需求,Reno14 Pro还真不错。

如果你喜欢更轻量化的,Reno14标准版大概会更适合。

中端机,或者说线下机的竞争思维已经出现了变化,原本只靠外观和自拍取胜的产品线,厂商也变得更愿意用好的外围配置去填满体验,X轴震动马达、双扬声器这些硬件,好不好另说,该给的基本都到位了。

至于“果化”的话题,厂商早就不是靠各种劣质的表皮模仿来致敬iPhone,而是更深度的借鉴和参考,软件体验靠近iPhone,和“山寨”无关。甚至说,“安卓版iPhone”还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就这个角度来说,小雷认为Reno14整个系列是做得好的。

优点:

金属中框+冷雕工艺玻璃背板,颜值高,手感好全系标配潜望长焦,望远能力有优势Pro版提供无线充电,体验接近旗舰机天玑8450性能释放不错,高负载游戏有一战之力

来源:雷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