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祖师见如来三度,为何最后一次才参透?这段开示道破丹道根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21:08 1

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白云观志》《全真传》《丹经指要》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白云观志》《全真传》《丹经指要》

云游四海的白云祖师,原名刘处玄,又号长生子,是全真道十二金仙之一,道教北五祖之首。

他生于金代大定十七年,幼年聪颖过人,曾拜王重阳为师,得其真传。

世人称他为“通玄真人”,一生修行精进,功行圆满。

可这位丹道大家,在修行路上也曾困顿徘徊,直到三度见如来,方才彻悟丹道根本。

这段往事鲜为人知,正藏于古老的道藏经卷中。

白云祖师初入道门时,已是不惑之年。那时他博览群书,五经六籍无所不通,道家典籍更是烂熟于心。他曾在终南山下闭关七年,每日服气导引,修行苦行。他深信“肉体是道的居所”,欲将凡躯炼为仙体,羽化登仙。

一日,白云祖师正在洞中打坐,忽然洞口金光闪烁,一位白衣飘飘的老者踏云而至。老者身形高大,面如满月,目若朗星,头顶肉髻,正是如来相好。白云祖师连忙起身施礼,恭敬问道:“不知世尊何缘降临敝处?”

如来微笑道:“贫僧闻知真人苦修多年,特来相访。但见真人虽勤修苦行,却不得要领,恐怕难成大道。”

白云祖师心中一惊,忙问:“请世尊明示,弟子修行何处有误?”

如来道:“真人可知何为丹道根本?”

白云祖师答道:“弟子浅见,丹道根本乃精气神三宝。修行之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终成金丹大道。”

如来摇头道:“此乃末节,非为根本。道在何处?”

白云祖师又答:“道在天地万物之中,道法自然。修行之人应取法自然,顺应天道。”

如来笑道:“说得好,但仍未得根本。”说罢,如来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了。

白云祖师陷入沉思,自觉所学浅薄,决心再精进修行。他云游四方,访遍名山大川,寻访高人隐士,希望得到指点。

三年后,白云祖师来到昆仑山一处幽谷,在清泉旁打坐。他已经七七四十九天水米未进,形容枯槁,但精神却愈发清明。就在第五十天的午时,如来再次显现。

这次如来身着素袍,手持莲花,站在水面之上。白云祖师合掌问道:“弟子三年苦修,可曾窥见丹道根本?”

如来道:“真人可知何为修行之本?”

白云祖师答道:“弟子经过三年参悟,明白修行之本在于心。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境。心正则道正,心邪则道邪。”

如来点头道:“真人已近一步。心为修行之本,但丹道根本尚未参透。”

白云祖师继续问道:“请世尊点拨。”

如来手指清泉道:“此水从何而来?”

白云祖师答:“源自山巅。”

如来又问:“山巅之水又从何而来?”

白云祖师答:“源自天空的云雨。”

如来再问:“天空的云雨又从何而来?”

白云祖师恍然道:“原来是这清泉的水汽上升形成的云雨,再降下来,循环不息。”

如来微笑道:“万物皆有本源,循环往复。丹道亦然,然本源为何?真人再思。”说完,如来又化作金光消失了。

白云祖师陷入更深的思索。他意识到自己对丹道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象,未得其髓。于是他放下所有经书,不再四处寻访,只是静心返观内照,求索本心。

又过了五年,白云祖师已是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目光如电。一日,他在白云观中打坐,忽然听见钟声悠扬,如来第三次出现在他面前。

这次如来不着袈裟,只是一身寻常布衣,看起来与凡人无异。白云祖师却一眼认出,连忙行礼。

如来问道:“真人可有所得?”

白云祖师答道:“弟子日夜参悟,终于明白丹道根本并非在身外求,也不全在心中求。

丹道根本乃是’性命双修’。

性者,心性也;命者,形躯也。

心性不修,徒有躯壳;形躯不顾,性无所依。

性命相依,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如来大笑道:“真人已得其门。但仍有一问:何为真性?何为真命?”

白云祖师静坐良久,忽然合掌一笑,道:“弟子顿悟!

真性非他,乃是虚灵不昧之本心,人人本具,个个圆成。

真命非他,乃是先天一气所化之真精真气。

性命双修,实为’复命归根’。

人生在世,性随物迁,命随欲损。

修行之人,返本还源,使性归于太虚,命复于先天,是为丹道根本!”

如来欣然道:“善哉!善哉!真人已悟丹道真谛。”

白云祖师继续道:“我明白了!

世人修行多有偏差,或偏于炼形,或偏于修心,或执著于气,或迷失于神。

真正的丹道根本,是明白本心本性本就圆满,不假外求。

修行不是创造什么新东西,而是复归本来面目。

犹如婴儿初生,天真烂漫,精气神充足,是为先天。

人在世间,耗散精气,迷失本性,堕入后天。

丹道修行,就是从后天返回先天,复命归根!”

如来点头道:“真人已彻悟丹道根本。复命归根,返朴归真。人从无始劫来,迷失自性,沉沦六道。修行之人,不被外相所惑,不为妄念所动,复归清净本然之地,是为真修行。”

白云祖师问道:“世尊乃佛门至尊,为何三度指点弟子丹道?”

如来微笑道:“佛道本无二致,皆指向明心见性。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道说’道法自然,清净无为’。殊途同归,皆指向那个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

白云祖师恍然大悟,道:“我终于明白了!无论佛道,关键在于明心见性,返本还原。外在形式不同,内在实质相通。世人常执着于宗派门户之见,殊不知道同一理。”

如来点头道:“善哉!善哉!真人既已明了,当以此心普度众生,使人人返本还原,复归真性。”说完,如来化作千道金光,融入虚空。

白云祖师从此悟透丹道根本,着《性命圭旨》一书,阐述性命双修之道,成为丹道修行的重要典籍。

他常对弟子说:“丹道根本,不在身外,不在身内,而在复命归根。

人生在世,精气耗散,本性迷失,修行之人,当收敛精气,澄净心性,使命复于先天,性归于太虚,是为大道。”

他讲解的这一丹道根本,实为“复归婴儿状态”。

婴儿初生,未染尘俗,精气神充足,天真无邪,是为先天。

人经世事,心随境转,精气耗散,是为后天。

修行之人,就是要从后天返回先天,恢复本来面目。

正如《道德经》所言:“能婴儿乎?

能无知乎?”这既是道家“复归婴儿”的境界,也是佛家所说的“不生不灭”的本心。

白云祖师经过多年修行和三度见如来的启示,终于明白丹道根本不在于繁复的外在功法,而在于返本还原、复命归根。这一顿悟使他的修行从此进入更高境界,也为后世修行者指明了方向。

复命归根,返朴归真,是丹道的根本,也是各家修行的共同归宿。

无论修行何法,若能复归本源,就是真修行。

白云祖师的三度见如来,正是从表象到本质,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变过程,也是每个修行人必经的觉悟之路。

‌‌​​‌​‌​​‌‌‌‌​‌​​‌​​​​‌​​‌‌​​​‌​​‌‌​‌​‌‌​​‌‌‌​‌‌​​‌​​​‌‌​​​‌‌‌‌‌​​​‌‌‌‌‌​​​‌‌‌

来源:古史通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