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营 熔 炉 淬 火 成 刚 破 茧 成 蝶 绽 放 异 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04:04 1

摘要:五一假期,我又打开了《我的军旅岁月》影集。凝望这一张张老照片,又找回了我当兵的时光,找回了我30年军旅那些难忘的峥嵘岁月。这一张张老照片,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是我的一份牵挂、一份记忆、一份情怀,虽然泛黄,但在我心里却依旧如新,是内心深处一笔永不贬值的丰厚宝藏

文/张 炜

图/张 炜

一、序 言

五一假期,我又打开了《我的军旅岁月》影集。凝望这一张张老照片,又找回了我当兵的时光,找回了我30年军旅那些难忘的峥嵘岁月。这一张张老照片,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是我的一份牵挂、一份记忆、一份情怀,虽然泛黄,但在我心里却依旧如新,是内心深处一笔永不贬值的丰厚宝藏,难以释怀。是啊,30年军旅的往事,就像一坛尘封的老酒,年代越久远,酒香越醇厚。回忆起来总是那么亲切,那么甜蜜,如诗如烟,曼妙升腾。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脱下那身橄榄绿15个年头了。回想起曾经的青春岁月,就像一只蚕蛹破茧而出的蝴蝶,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总是涌现出对军旅生涯的深深怀念和眷恋。这时,我才渐渐读懂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投笔从戎

1980年10月,盐池县的征兵工作开始了。对于没考上大学的我来说是欣喜若狂翘首以盼的,当看到公社门口张贴的征兵公告时,没跟父母商量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通过接兵干部和公社家访调查,我的政审很顺利地通过了。体检时我被查出左腿患有轻度静脉曲张,我听接兵干部说:“这是不符合入伍标准的”。我壮着胆子找到负责体检工作的县武装部段参谋,把我渴望参军入伍的心情和愿望给他讲了。一周后我如愿以偿地接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范永春书记、宋宝善主任代表公社党委送来了“光荣人家”的牌匾,还把写有"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赠语的精美笔记本交到我手上。启程那天,麻黄山公社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中小学校的学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夹道欢送,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我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一步一回头地看着爸爸妈妈,暗暗把他们的嘱托装在了心间。

汽车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行驶,我的心也随着车轮心驰神往。分别了麻黄山!我热恋的家乡!我的眼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我要再看您一眼,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您说,是您见证了我青少年成长的全部过程,是您用乳汁把我养大,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给我指引了人生坐标,今天我长大了,我要为我的梦想展翅飞翔了。11月22日,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全县86名热血青年登上了开往吴忠的汽车,奔向梦寐以求的军营84637部队83分队。新兵连就在叶盛黄河大桥下,跨入军营,对于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我来说,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看到一个个老兵手握钢枪守卫着巍峨的黄河大桥是那么的威武、那么的神圣。

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都必须经历新兵连的新兵训练这至关重要的第一站。我由一名农村青年来到火红的军营,从普通老百姓转变为肩负重任的军人,在这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需要完成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与蜕变,不仅要学会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更要历经心灵的洗礼。新兵连的第一天,首个训练科目便是整理内务。我原以为起床号响起后,只要尽快把被子叠好就能出早操。然而绝非如此,在部队里叠被子是一项有着极高要求的技术活,它是培养军人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被子必须叠得有棱有角,宛如豆腐块般整齐。这不仅考验着我的耐心与细心,更是对我意志的锤炼。队列训练是新兵训练的重要内容,其中军容、军姿、站姿训练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每一个新兵都要掌握军姿的十股劲:脚指向下的抓紧之力、两小腿相互的贴紧之力、小腹向内的收劲之力、两手自然伸直下垂着裤缝的贴紧之力、臀部的夹劲之力、两臂向后的张劲之力、颈部向上的挺劲之力、下颚稍微的收劲之力、两眼平视前方的狠劲之力以及头部向上的顶劲之力。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才能达到标准规范。

新兵训练是艰苦的,也是枯燥乏味的。训练的科目有队列、射击、投弹和战术,训练场上“立正、稍息、齐步走、跑步走”口令声不绝于耳,虽然是数九寒天,但每当会操时个个精神抖擞,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盼望已久的射击训练开始了,想要成为“神枪手”,必须精磨细练每一个射击动作,据枪、瞄准、击发,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少。“透过觇孔看准星,使准星尖位于觇孔中央,并指向瞄准点”,班长手把手地教学:“此时准星与觇孔看得清楚,而目标看得相对模糊。”我的射击考核,五发子弹,每次都能取得总分45环以上的好成绩,可每次投弹只能投30米左右,每天晚上“加小操”练臂力,也没有提高多少。我们班就驻在黄河岸边,睡在铺满稻草的地铺上,每天洗漱的水都是从河边挑来的。新兵们的表现可积极了,脏活累活争先恐后抢着干,每天起得晚了打扫厕所的锹和扫把就抢不上了。我还发挥自身的写作特长,经常出黑板报,写通讯稿表扬好人好事,还编写三句半,对口词,编排小节目,参加新兵连迎接元旦的文艺汇演比赛。

刺杀是战场上近战歼敌的重要手段,是我军传统练兵课目。练习刺杀,既能提高战时杀敌本领,又能锤炼逢敌亮剑的血性胆气、磨砺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训练场上,班长一招一式分解教学,攻防兼备、动无虚发,我们一点一滴反复练习,刚柔并济、铿锵有力,伴着一声声“突剌——刺!杀!杀!杀!”,气势如虹,喊出了新时代军人的精气神,拼出了军中男儿的英姿勃发。最怕的是晚上紧急集合,睡觉前把衣服裤子按次序压在被子上,背包绳放在枕头旁,前半夜是不敢深睡的。每次紧急集合都有有趣的故事发生,有两人穿到一条裤腿里去的,有把鞋穿反了的,还有两个人用一根背包绳打背包的。有的背包没打好,散掉了,只好抱着被子跑,可出尽了洋象。

我渐渐明白,在新兵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还要学习如何与战友相处、如何应对困难与挫折。军队不仅是一个战斗集体,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学校。在这里,我学会了团结、友爱与互助。懂得了为谁当兵、当兵为了什么?怎样才能当一个好兵?懂得了我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命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国家安全和建设。两个月的新兵训练很快就结束了,通过紧张严格的学习训练,我们这伙懵头小伙子经历了从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转变。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1月25日这一天,我起的特别早,把提前洗好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扎好腰带等待检阅,8点钟,集合号响了,颁授帽徽领章的仪式开始了,我们整齐地列队在操场,当我从连长手中接过鲜艳的帽徽领章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我己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了。

三、栉风沐雨

刚下到战斗班,感到什么都新鲜,一有时间总是围着老兵问这问那,老兵不无调侃地说:“部队有五怪,帽子洗了吹圆了晒、裤腿宽的像麻袋、吃饭比狗还要快、发型理的像锅盖、开饭要把歌来赛”。春节到了,这是我们这些新兵离开家乡过的第一个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收到家里的来信,目睹着爸爸妈妈的叮咛,我都会偷偷地哭一阵子。营院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大年三十开始包饺子了,连首长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各班包好饺子,由副指导员组织进行评比, 哪个班包的好,就奖励初一早上第一个煮饺子。炊事班的老同志一边示范一边给我们讲煮饺子的方法,先盖锅盖煮皮,后揭锅盖煮馅。当我们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上热腾腾的饺子时,想家的念头也融入到饺子里了。迎春文体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拔河、打篮球、下棋和打双扣比赛,每个班要出3个文艺节目,有小合唱、独唱、相声、快板,还有二胡独奏和笛子独奏,最精彩的是连长表演的魔术。

春节过后,我被选拔到连部当军械员兼文书了。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我担任了相当于班长的职务,紧张的是怕胜任不了这项工作。管理着连队一百多支枪、上万发子弹和几百枚手榴弹,我自感责任的重大和神圣。日常抄抄写写、人员实力统计上报、枪支弹药的点验及擦拭。和卫生员、通信员、司号员一道“主持着”连部的工作,我是唯一的新兵,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总怕说错话做错事。3月1日,全连年度训练拉开了帷幕,首先进行的是队列训练,战士们抬头挺胸、精神抖擞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严肃的表情,整齐划一的动作,铿锵有力的步伐,这特有的气质,庄严威武的形象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引来了一双双崇敬的目光。进行夜间射击练习,是在半身靶上挂个小灯泡指引目标。我的任务是手摇发电机发电,给射击练习的战士用小灯泡指示靶子。川区的蚊子又黑又大,初次尝到它的厉害,我两手摇着发电机,无暇顾及蚊子的叮咬,等到训练结束我满脸竞是红疙瘩。

1981年5月22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早晨天气晴朗,我们在李树洋副连长的率领下来到黄河大桥东边训练场,进行持枪掩体实弹投掷,由副连长组织实施,他和投弹的战士投掷完手榴弹后迅速进入右面的一号掩体内,作为文书兼军械员的我在左面的二号掩体内从木箱里拿出手榴弹递送到副连长手中,两个掩体相距5米左右,其他人员则由指导员康忠明带领在150米以外的出发地线待命,当投弹进行到二班新战士王玉宏时,由于心里紧张,他把拉了弦的手榴弹投掷到了右侧一米处的掩体虚土内侧,手榴弹在“嗤嗤”冒着白烟,小王还愣在那里,听到副连长大喊“快闪开”时,小王慌忙中竟卧倒在离手榴弹只有30公分处的掩体内,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副连长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小王的左臂,使劲拉出掩体向后推出五六米远,就在此刻,手榴弹爆炸了,副连长倒在了血泊中。由于身中13块弹片,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我们的副连长李树洋壮烈地牺牲了,献出了他年仅26周岁的宝贵生命。"副连长!副连长!……″任由我们怎样呼唤,再也叫不醒他了,副连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和其他同志一起给副连长穿好衣服,抚摸着他的手臂注视着他的遗容,悲痛的泪水夺眶而出。宁夏军区党委作出向李树洋同志学习的决定,并报请兰州军区追授李树洋同志“雷锋式干部”荣誉称号。宁夏各大报刊和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等媒体大篇幅报道了副连长的英雄事迹,宁夏军区组织了李树洋英雄事迹报告团,巡回介绍他不平凡的光辉一生,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引起强烈反响。我有幸参与了副连长英雄事迹的调查、走访和日记的整理工作。1981年12月,兰州军区追授李树洋副连长为“雷锋式干部”二级英模荣誉称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李树洋副连长“革命烈士”称号。

8月18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专列途经宁夏到兰州军区视察工作,我们连奉命赴宁夏段黄洋滩铁路一线执行守卫任务,我跟随连长携带两日份的野战食品参加了这次光荣而神圣的任务,风餐露宿在茫茫戈壁滩上,目送着首长的专列风驰电掣地安全驶过,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如同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由于任务完成出色,受到军分区首长的表扬。受连首长指派,还我分别单独执行了原兰州军区副政委张如三、孔俊彪来宁参加82——西北战区演习后视察银南军分区时的守卫任务。进入9月份,黄河上游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洪涝灾害,我随连长率领全连赴黄河大堤参加抗洪抢险任务。在执行任务中,以班为基本单位,用草袋装满土石沙对堤坝进行加固,一时间十里长堤红旗招展,人头攒动。广大指战员斗志昂扬,挥汗如雨,连长多次召集班长、党员开现场会,研究方法,表扬先进,鼓舞士气。他斩钉截铁地说:“带兵要爱,用兵要狠”!让我至今刻骨铭心,我想这应该就是连长的管理核心,同时也是我多年来不断咀嚼、回味,而后也溶入我自己的管理思想中,落实到实际中,至今受益匪浅。

四、接受洗礼

1982年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根据上级的命令,我们连二排、三排划转新成立的武警银南支队。我随三排转履守护青铜峡水电站的四中队。出发的那一刻,连长指导员和副指导员眼含泪花,高高地举起右手,我的目光定格在了挥手之间。 转入武警银南支队四中队后我继续担任文书兼军械员职务,在中队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下,我的工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我成熟了许多。工作更加认真了,不管分内分外的都抢着干,经常到炊事班帮厨,为有病的战士送病号饭,到战斗班和战士促膝谈心,化解官兵之间的矛盾。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我还用积攒的津贴买了一台"海欧牌120"照相机,先后在《宁夏日报》《宁夏法制报》和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发表通讯报道多篇,扩大了中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期间,我还被支队抽调到吴忠市消防队,总结整理该中队的先进事迹材料。由于表现出色,我被中队推荐为直接提干对象上报支队,由于顶撞过原营首长,我的提干没有获批,当看到支队下发的提干命令上没有我的名字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眼睛发黑,以为看错了,把命令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提成干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预示着什么?经历的痛苦和挣扎是可想而知的。我痛定思痛,重新振作起来,鼓起风帆,乘风破浪。故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沉沦,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了新的开始和起点。通过不断地奋斗和努力,让自己得到提升和进步。最终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认可。

84年2月,我被中队推荐参加宁夏总队举办的预提干部集训班,武警部队学习训练大纲,对于我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除了公共科目外,新增加了适用于武警部队任务特点的手枪射击课、战术课、器械课、擒敌技术课。感触最深的就是以前解放军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武警部队则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在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等。我深感武警部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美好生活中肩负着重大职责,在维护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来到这样一个集体学习集训是我的骄傲。

在迎接建国35周年的阅兵式和一系列庆祝活动上,武警宁夏总队作为新型的人民武装力量,要第一次公开亮相,总队党委决定,要将最好的形象展示出来,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作为学员方队的一员有幸参加了这次校阅训练。能参加阅兵,是每一个军人的梦想和追求,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所以,我很珍惜此次阅兵的机会。阅兵的路不平凡,也很艰辛和漫长,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再难走我都会坚持到最后。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主要还是身体总是缓不过来,训练的一步一动、一言一行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是挑战,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汗流了不知道有多少,嗓子里像着了火似的。当看到年过半百的教导大队大队长赵万通和我们一起挥汗如雨,我的心里愧疚难当。谁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强者,优异成绩的背后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我暗下决心,要有不怕困难、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我的眼里,所有的困难已不是困难,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多想想身边的战友,他们都能坚持,那我更能坚持住,我相信我的意志绝不比他们差。要经受考验。烈日酷暑下的挥汗如雨,风吹雨打中的精益求精。因为我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在千锤百炼中淬火锻钢,在精雕细琢中收获成长。天气虽然很热,但绝对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热情,我们就为一个目标。每次合练都很紧张,全身都崩得紧紧的,注意力百分百地集中,生怕自己会做错动作,影响到整个方阵。我们班每次合练都是第一名,集训结业总结时,我们班荣立集体三等功,我本人也因成绩突出被批准提拔为武警警官。

10月1日那一天,晴空万里,校阅场红旗招展,锣鼓震天,参加校阅的方队身着武警“84式”新式服装精神抖擞、英姿勃发、严阵以待。我仿佛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屏着呼吸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庄严时刻。10时整,3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党和人民检阅我们的时刻到了。自治区党政军领导乘着敞篷车从我们面前驶过,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打破了整个校阅场的宁静,我迅速做好握枪摆头的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半点的迟疑,一声声“首长好!为人民服务!”震撼人心。分列式开始了,我们学员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最前面,“唰、唰、唰……”正步铿锵有力,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米秒不差威武前行。整齐的步伐,豪迈的英姿。“听党指挥、服务人民、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扬我警威、铸我警魂!”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整齐的刺杀团体操杀声震天。我们身上汇聚着官兵如炬的目光;我们肩上扛起的是党和人民的时代重托。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党的旗帜引领下,我们奋进在改革开放扬我警威筑牢警魂的征途上。如今,虽已脱下警服,两鬓斑白,但我的心总在嘹亮的军歌里飞翔,我的情还在雄壮的队伍中激荡。因为,那里有我英姿飒爽的铿锵足迹和曾经青春燃烧的豪情万丈。

来源:墨漾心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