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窑匠心——玄览•唐英风格精品集萃 | 保利厦门2025春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8:16 2

摘要:先说前头,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先说前头,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如有相关疑惑或疑问,都可以私信或留言小编

正文如下

重要古董器物专场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 WORKS OF ART

乾隆一朝堪称中国瓷器历史之巅,其彩釉之丰富,品类之繁复,技术之高超,皆空前绝后, 特别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既崇尚复古,亦勇于创新,尽显乾隆盛世繁缛奢华之美。此次春拍玄览专场释出两件乾隆时期的重器,皆为唐英风格的典范之作。

lot 921

清乾隆•斗彩夔凤纹赏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38.5cm.High

RMB: 2,800,000-3,800,000

备注:伦敦佳士得

展览:“至繁至简——雍乾美学展”,2024年,保利厦门艺术中心

此瓶造型俊秀,为玉堂春瓶之形,玉堂春瓶创烧于清雍正时期,为清代宫廷之经典陈设器,最早被称为"玉堂春瓶",始烧于雍正朝,乾隆朝大量烧制,是帝王用于赏赐的制器,故又称"赏瓶"。据雍正八年《清档》记载:“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或为此类之烧造记录。

本品撇口,长颈,球状腹,外撇圈足。瓶外壁施透明釉,以斗彩描绘,瓶身分九层纹饰,主体图案为缠枝花卉纹,可见牡丹、莲、菊等各式花卉盛开,辅以夔龙捧寿纹、如意云头纹、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和忍冬纹等边饰。此件赏瓶色泽浓艳,构图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纹饰绘画十分精致,为不可多得之佳品。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一朝堪称中国瓷器历史之巅,其彩釉之丰富,品类之繁复,技术之高超,皆空前绝后, 特别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藉以御窑厂之能工巧匠,既崇尚复古,亦勇于创新,所带来的技术突破与艺术新姿采均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尽显乾隆盛世繁缛奢华之美。

诚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斗彩始烧于明宣德时期,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自创烧以来就广受喜爱,经雍正朝官窑将其改良为釉下青花与粉彩相结合之后,更显娇嫩明丽,发展到乾隆时期,斗彩技术已是炉火纯青。乾隆朝斗彩器以制作工艺精致、色彩鲜丽、纹饰更趋图案化为特征,釉上釉下彩已然融为一体,于淡雅中显亮丽,于纤细中见挺隽。

斗彩作为一种装饰技巧,烧造难度大、成本高,其做法是在拉坯成形且干透的素胎之上,于未经窑烧且透气渗水的器表用釉下钴蓝勾绘出图纹轮廓,再将器身挂施透明釉并进行窑烧。瓷胎出窑冷却后,方于青花线内精心填施诸色釉上彩料,并以较低温度二次烧成。每经回窑烧总有残次之作,若要烧造出能符合御瓷严格要求的斗彩琢器,成本定然不菲。

查阅世界公私收藏,传世所见清乾隆玉堂春瓶多以青花缠枝莲作为装饰,然本器不同于常见之大运瓷器或传办瓷器,故可推断为贡御之器,为取悦皇帝,竭尽巧思烧制而成。仅见1994年5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场上一例清乾隆斗彩缠枝花凤纹赏瓶,其造型、工艺、纹饰与本器较为一致,编号0695,可资参考。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页132-133

“窃奴才在京时,(乾隆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出釉里红马挂瓶一件,画样一张,传旨看明瓷瓶釉色,照纸样花纹烧造几件送来,务要花纹清真。并将古瓷样式好者拣选几种,亦烧造釉里红颜色,俱写乾隆款送来呈览。

钦嘱奴才看明釉色,只领纸样,恭捧到关,即遵旨拣选古瓷、画样内好者数种,一并交窑厂协造葆广等敬谨烧造,并谕俱造釉里红颜色,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俟造得时奴才拣选送京恭呈御览。”皇帝钦定让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勉力烧造。

——《唐英奏折六十二号》

lot 922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蒜头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37.3cm.High

RMB: 800,000-1,800,000

备注:

1、Ralph M.Chait Galleries旧藏;

2、纽约佳士得,2013年3月21日,Lot1491

纽约佳士得,2013年3月21日,Lot1491

注:本拍品处于保税状态

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摹制了六瓣瓜棱蒜头状,长颈鼓腹,颈饰弦纹,为内府典藏的古器为范而成,并且是历史上瓷质蒜头瓶当中与原物外型最为相近的,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

青铜器蒜头壶,临安博物馆

其外型忠于原物,追求俊秀古雅之美,于此基础之上则赋予新的装饰风格,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故而加以修饰改进,将六瓣瓜棱口绘成六瓣莲纹,以增其高雅;将颈部弦纹改为三道,以增其挺拔。通体上下绘六层纹饰,过渡清晰自然,主题纹饰为三狮戏绣球图。

一狮仰首顶球,一狮回首扑球,一狮前趋追球,以青花绘头尾眼睛,以釉里红绘狮身毛发;以青花绘飘带,以釉里红绘火焰。红蓝相间,互为辉映,在莹润细白的釉面衬托之下,令人顿生惊艳之美。其用笔精细,对三狮之刻画纤毫毕露,毛发茸茸之感尽现眼前,神态之憨拙逼真,更彰内府良匠状物之能事。

瑞狮戏球为中国古代艺术品喜闻乐见的装饰,尤得皇家所爱,在瓷器上以明代宣、成二朝官窑狮球碗罐最为著称,本品瑞狮形象较前更为写实入微,动感强烈。

而以青花釉里红来装饰狮球纹则是乾隆一朝的首创,体现彼时榷陶御窑厂锐意创新,勇于探索。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不同的呈色剂,钴与铜烧成的温度和气氛要求不同,故烧制成功的难度极大。

观雍乾御瓷青花釉里红制品,青花浓重时则釉里红发色暗淡,釉里红鲜艳时则青花灰暗,两全其美者,百中不见一二,历为榷陶者所伤神。而本品之青花与釉里红均鲜妍欲滴,恰到好处,益见其难能可贵。

唐隽公虽是汉军包衣,少年即入职内务府,然自幼喜好读书,文才出众,具备优异文人的综合素质,对诗词、戏剧、书画均有造诣,只是为榷陶盛名所掩,不为人知。与唐英一样出身、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高斌为《陶人心语》所写序言中说道:“唐俊公先生自少与予同侍内廷,长予一岁,顾先生之书画,法皆臻绝妙,又能诗善属文,才情掞发,声望卓然。”

因此,唐英在设计瓷器造型和选取纹饰方面,完全挥洒自如,特别历经雍正年间七年榷陶的磨练之后,更加是得心应手。唐英在乾隆十九年(1754)督造的这批摹古创新之作,实为景德镇御窑厂集历代工艺之大成的典范。

其造型取法高古而纹饰融合新意,技艺传承中见创新,既彰显乾隆朝"文治武功"的盛世气象,又体现唐英"格物求理"的工匠精神。佳器必出良工之手,本品当为乾隆御瓷青花釉里红之翘楚,其绘画精美工致,独步一时,所饰青花与釉里红发色各臻其妙,相映成趣,独特器型纹饰题材则昭示其不凡之身份,殊为可珍。

与本品纹饰尺寸相类者见,北京保利,2010年6月4日,编号4309 清乾隆唐英制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蒜头瓶,当时为16,800,000人民币成交,可资参考。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